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教育资料网
  • 网站首页|
  • 资料范文|
  • 修改降重|
  • 职称资料|
  • 合作期刊|
  • 资料下载|
  • 计算机资料|
  • 外文翻译|
  • 免费资料|
  • 原创资料|
  • 开题报告资料
搜索

当前位置:教育资料网 -> 免费资料 -> 其他资料 -> 资料格式 -> 基于科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再思考(五)
行政管理资料范文| 物流管理资料| 人力资源资料| 工商管理资料| 旅游管理| 财管管理资料| 工程管理| 安全管理| 乡镇企业管理| 电视制片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物业管理|
工程管理资料| 工商管理资料下载| 信息管理资料| 人力资源资料| 酒店管理| 免费物流资料| 工商管理| 行政管理| 物流专业资料| 免费旅游资料| 行政管理资料| 人力资源|

基于科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再思考(五)

基于科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再思考(五)    
 (2)、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
 教师在精心研读教材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学情分析。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清楚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针对某个知识点学生有可能会提出怎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等都要精心预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有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思考才能解决,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引导学生不断前进,教师要起到引领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对于那些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采取成立兴趣小组、课题等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以解决。对于不打算接应的生成性问题, 教师不要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取课后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解决等方式。有些生成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很长的过程,并且在研究生成性问题的过程中,可能还会生成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耐心并不断的加以指引和点播。只有这样教师在碰到“突发事件”时才不会感觉到“进退两难”甚至害怕;教师上课时才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让生成为课堂增添生机和活力。
  6.情境创设——评价恰当,莫滥而单调。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非常重视情感情境的创设,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而课堂评价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催化剂、润滑油;是师生平等对话、心灵交融的桥梁、纽带……灵活地利用课堂评价好比“春雨润物”,能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和谐统一,可以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高潮迭起,使科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因而为广大教师所提倡和运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陷入了课堂评价种种误区,以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在各类教研活动公开课中,教师在课堂上几乎是清一色的表扬、赞美之词,听不到一句批评,从课始到课尾,表扬声、掌声一片,“很好!”“说得好极了!”“真聪明!”“太棒了!”不绝于耳。无论是毫不费力地测出了一个数据还是轻而易举地答对了一道题的,不管学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也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有可取之处,有哪些可取之处,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进行表扬。“很好”、“非常好”、“棒极了”等成了当前教师课堂评价的流行语,殊不知这样的评价很含糊,“好在哪”有几个同学能领悟呢?这样的评价实际上已失去评价的作用和意义。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但这种鼓励也应注意实效,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喜好,表扬过多过滥,会导致贬值。任何存在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合理,超出这个范围,原本合理的存在也就不合理了。我们绝不能一味追求“好听的话”,不能把课堂的评价简单化、极端化、形式化,我们心中绝不能产生“评价都好听、评价必须好听、评价为了好听”的想法;进一步说,我们老师一味追求讲“好听的话”,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很难确定听惯了“好听的话”的孩子,会怎样应对挫折,他们还能听取忠告、明辨是非、认识自我吗?    (1)、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变“泛泛”为“具体”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发言内容客观、准确、独到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于自己的关注和重视,获得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正确导向。如“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
 (2)、好的评价语要促使学生正确把握思维的方向
  好的课堂评价不但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价值,而且要促使学生掌稳思维的“舵”,少走弯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使思维水平得到发展。“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你真聪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天的难题!”“科学家总不忘在研究后整理好材料,看,这一组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3)、好的评价语言要胸有成竹
  教师在课前应对学生可能的解答思路有详尽的预设,再结合课堂上学生思路的各种即时生成,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你的问题难住了老师,希望大家帮助老师,去查资料,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7.情境创设——习题编写也有用武之地,但也要考虑知识点的衔接。
 在习题编写时融入生活化情境能更好地体现科学学习的生活化气息,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同时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牛,那么他将身体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          。若他在1分钟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米,则他的功率至少为         瓦。此题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练习的时间性问题,即不能在学了功率之后就进行,而应在简单机械——杠杆学习之后才能进行的。
三.情景创设(建构)的再思考
 总之,情境只有在为我们学生的学习起到真正促进作用的时候才能叫做好情境。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应该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要善于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创设良好的、合适的、高效的教学情境。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时代的弄潮儿,敢于挑战传统和权威,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更应该做实干家,加强学习,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赶时髦,不跟风走,要一步一个脚印前行,认真做好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找出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的联系和矛盾来层层深入的创设情境;教师应该经常反思创设过的情境,再教学,再反思,在不断的教学与反思的过程中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切实推行新课程改革,为新课改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教学月刊》 浙江月刊社 2006年8月。
 [2] 张辉蓉,朱德全   《走出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9 月。
 [3] 《科学新课程标准》XX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4]    李亚增      《新课程理念下问题情境的创设》    中学生数理化,2006年6月。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5/5/5

基于科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再思考(五)由教育资料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原创资料流程 相关资料
上一篇:利用科学错题资源“再学习”的实.. 下一篇:学生进行有效猜想的实践与反思
推荐资料 本专业最新资料
Tags:基于 科学 课堂教学 情境 创设 有效性 思考 2011-10-01 12:47:26【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发表资料

联系方式 | 资料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资料


教育资料网提供资料范文,资料代发,原创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0 教育资料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2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