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 2014年末 2013年末 变化率
银行理财资金总额 15.02 10.24 +46.68%
信托公司信托资产总额 13.98 10.91 +28.17%
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 9.33 7.69 +21.39%
证券公司受托管理本金总额 7.97 5.20 +53.27%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资产总额 6.68 4.22 +58.27%
注:“信托公司信托资产总额”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来自中国保险业协会;“证券公司受托管理本金总额”来自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资产总额”来自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二是,银行理财为客户带来丰厚的回报。银行理财产品满足客户多种融资需求;同时也能在存款之外,很好地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据中国理财网公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4)》,在2014年,银行业理财市场累计兑付客户收益7,121.3亿元。其中,封闭式净值型、封闭式非净值型和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累计兑付客户收益6,870.9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2,384.1亿元,提高53.14%。2014年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按募集资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5.06%,较2013年提高56个基点;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为5.07%,提高50个基点;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为3.89%,提高55个基点。银行理财产品客户收益的兑付情况见表2。
表2:银行业理财产品客户收益兑付情况
单位:亿元
理财产品类型 兑付客户收益 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封闭式净值型 50.6 113.5 5.07% 4.57%
封闭式非净值型 5060.8 3899.2 5.06% 4.50%
开放式净值型 250.4 - - -
开放式非净值型 1759.5 474.0 3.89% 3.34%
合计 7121.3 4486.7 - -
三是,银行理财业务转型步伐加快。对商业银行来说,2014年是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改革和规范”成为银行理财监管的主旋律,而理财产品转型成为重中之重。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并结合国际经验,推动银行理财创新,规范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业务,加强理财市场信息披露,推动理财资金与实体经济对接,引导银行理财业务向开放式、净值型方向转型,回归资产管理本质,逐步打破刚性兑付。据中国理财网公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4)》数据显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投资余额占比从2013年末的27.69%下降到2014年末的20.91%,其中,收/受益权所占比重最大,占全部非标资产34.97%(见表3),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类资产的投资余额占比从38.44%上升至43.75%;2014年末,开放式理财产品资金余额较2013年末增长3.56万亿元,增幅为210.51%,其中,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较2013年末增长4,079.7亿元,增幅267.03%。(注5)
表3: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分布情况
单位:亿元
序号 非标资产类型 余额 占比
1 收/受益权 11530.5 34.97%
2 信托贷款 5892.2 17.87%
3 交易所委托债权 5429.2 16.45%
4 委托贷款 3563.2 10.81%
5 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 1884.1 5.71%
6 信贷资产转让 1076.0 3.26%
7 应收帐款 538.1 1.63%
8 票据类 443.7 1.35%
9 私募债权 39.8 0.12%
10 信用证 14.8 0.05%
11 其他非标准化债权类投资 2564.6 7.78%
总计 32976.2 100.00%
(二)中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比
1.在理财产品上,为满足客户各种需求,外资商业银行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强调个性化服务,为不同的服务群体提供特色的服务。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多种多样,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从一般的银行业务、借贷业务到证券经纪、共同基金、投资管理、个人信托、个人税务等业务都有所涉及。按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特点,为其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另外,外资银行重视核心产品建设,注重与其他产品的“差别化”。与国外理财产品正好相反的是国内理财产品的“同质化”。全国的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在其功能特点、投资方式、收益模式上都大同小异,只有名称与形式略有不同。而在国内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种类不多且缺乏个性化,几乎没有专门应对不同需求群体的理财产品,比如专门的子女教育计划,结婚计划,住房计划等理财产品。没有满足对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计划的理财产品,就是对所有的客户提供相同的产品和服务,许多客户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理财产品,无法满足不同的客户的不同需求,这就降低了客户对商业银行的忠诚度。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三)由教育资料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