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个指标成对比较结果用矩阵A表示,即为:
     (3—1)
    在矩阵中,当B=j时,显然应有
     (3—2)
    当评价者对 的估计一致时,还应有
     (3—3)
     (3—4)
    利用公式二、公式三、公式四,对有n个指标确定权重,只需比较 次就可以得出矩阵A。
    运用特征根法,由公式一可得
    则有
     (3—5)
    公式五中,I是单位矩阵。如果矩阵A的一致性成立,上式严格等于零,则奇次线性方程组对于未知数W只有平凡解。如果A的一致性不成立,不准确地使公式五等于零,则矩阵A有以下性质:其元素的微小摄动意味着特征根的小的摄动,从而有:
     (3—6)
    公式六中, 是A的最大特征根,是相应的特征向量。
    (3)一致性检验
    计算出结果后,还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所得的解是否一致。一致性检验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计算一致性指标C.I.;
     (3—7)
    第二步,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第三步,计算一致性比例C.R.。
     (3—8)
    根据公式八计算结果,进行矩阵的一致性判断:
    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当C.R.>0.1时,应该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对于一阶、二阶矩阵总是一致的,此时C.R.=0。
    经一致性检验,如果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则公式六所得的解经归一化就可以作为相应评价指标的权重。
    采煤队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下:
    表3—7 采煤队评价指标体系判断矩阵
    A	B1	B2	B3	Wi
    B1	1	3	5	0.6194
    B2	1/3	1	4	0.2842
    B3	1/5	1/4	1	0.0964
    一致性CI=0.0834<0.10,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表3—8 财务/效益类指标判断矩阵
    B1	B11	B12	B13	Wi
    B11	1	1/2	1/3	0.1638
    B12	2	1	1/2	0.2973
    B13	3	2	1	0.5390
    一致性CI=0.0089<0.10,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表3—9 服务/经营类指标判断矩阵
    B2	B21	B22	B23	Wi
    B21	1	2	3	0.5390
    B22	1/2	1	2	0.2973
    B23	1/3	1/2	1	0.1638
    一致性CI=0.0089<0.10,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表3—10 学习成长类指标判断矩阵
    B3	B31	B32	Wi
    B31	1	3	0.7500
    B32	1/3	1	0.2500
    一致性CI=0.0000<0.10,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经过计算得出初始权重,并进行调整如表3—11所示。
    表3—11 采煤队指标权重表
    维度	指标	初始权重	调整后权重
    财务/效益类指标B1
    (60%)	回采人工成本B11	0.0982	0.1
    	电力消耗B12	0.1784	0.2
    	钢材消耗B13	0.3234	0.3
    服务/经营类指标B2
    (30%)	回采计划完成率B21	0.1617	0.15
    	回采工效率B22	0.0892	0.1
    	回采材料回收率B23	0.0491	0.05
    学习成长类指标B3(10%)	回采人员保有率B31	0.0750	0.07
    	培训优良率B32	0.0250	0.03
    (三)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的标准与评分规则
    有了考核指标和权重还不能得到考核评价结果,因此,煤炭企业需要设计出相应的考核指标的标准、尺度和评分准则。
    1.考核指标标准的确定
    客观绩效标准的缺失是无法正确的评估被考核者,而绩效标准如果不适当,无法对员工表现和任务情况等进行衡量和评价。考核标准遵循原则:一考核表与岗位工作相关;二具体准确,能定量要定量;三标准的确定是相互沟通协商达成;四标准要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五考核标准要具有反馈与指导性;六考核要有时间进度表,体现时效性;七考核应尽量简洁,易于理解。
    2.评分规则
    参照指标标准,其实际的绩效结果表现与标准相比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以确定分数,这就是评分规则的确定。
    一般来说,考核指标可以分为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前者指煤炭企业中可以量化的,如回采工效率(单位:t/工);后者则不具备这种量化性,如创新能力、工作态度等。
    对于量化指标,确定最低绩效标准和最高绩效标准,在这两者之间确定不同的等级,并将考核结果与标准比较,得出分数。如近一年回采工效率指标的统计数据在[8t/天,12t/天],在各种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最低标准为8t/天,最高标准为12t/天,满分百分制,并按照设定的级差,确定每个标准对应的分数,如8t/天、9t/天、10t/天、11t/天、12t/天对应的分数为20分、40分、50分、60分、80分、100分,并按比例,确定中间数据分值。
    对于非量化指标,采取主观评分法。如对于工作态度指标,将其分为5级,“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非常差”,与之对应的分数是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在实际运用中,可考虑接近标准的程度给出量值,如65、47等。
    四、绩效管理有效运用的保障措施
    绩效考核的设计只是成功的一半,最重要的是其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企业中运用。因此,在企业中推进绩效考核并使其成为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需要相关配套措施予以保障,从实施前的充分准备、实施过程中的过程控制和绩效改进、结束后的结果运用等,只有各个模块之间形成联动关系,绩效考核才能发挥作用。
    (一)开展全员动员
    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是整个企业的事情。人力资源部门是绩效管理的组织者、设计者、推动者,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是需要全员共同的参与,因此,在绩效考核之前,煤炭企业应该进行全员动员。
现代国有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A公司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再设计(六)由教育资料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