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教育资料网
  • 网站首页|
  • 资料范文|
  • 修改降重|
  • 职称资料|
  • 合作期刊|
  • 资料下载|
  • 计算机资料|
  • 外文翻译|
  • 免费资料|
  • 原创资料|
  • 开题报告资料
搜索

当前位置:教育资料网 -> 免费资料 -> 其他资料 -> 资料格式 -> 我国保险业功能发挥现状问题及对策(三)
法律专业资料| 护理学资料范文| 动画专业资料| 新闻专业资料| 环境工程| 艺术设计| 社会工作| 环境艺术设计| 城市规划| 法律资料范文| 资料下载| 社会学资料范文|
信息计算科学资料| 计算机资料| 法律资料下载| 环境科学资料| 医学资料| 报告总结| 食品资料| 社科文学资料| 政治资料| 医药医学资料| 资料格式范文| 建筑学资料范文|

我国保险业功能发挥现状问题及对策(三)

我国保险业功能发挥现状问题及对策(三)
    由于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等特点,融资功能的充分发挥一方面可以积聚大量的社会资金,从而增加人民储蓄转为投资的渠道,分散居民储蓄过多集中于银行所形成的金融风暴,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一方面可以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改善资本市场结构的同时也能够为保险资金提供更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满足保险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去实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保险业之所以能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成为金融业的三大支柱,正是由于保险具有的资金融通功能进一步加强,具备了金融属性。

    二、我国保险业功能发挥现状及问题

     随着保险业衍生功能的逐渐发达,比如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推陈出新,在实践中不断有人将保险的最本质功能,也就是保障功能加以弱化甚至忽略,却过分强调保险的投资功能、夸大保险产品的投资回报率,恰恰漠视了广大的刚刚摆脱温饱的消费者对于保障型险种的巨大需求,容易诱使保险消费者形成“轻保障、重收益”的非理性消费理念,这对我国保险业长远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一)全社会的保险意识不强,对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受传统体制和观念影响,社会各界对政府社会保险比较关注,而对商业保险认识不深。加之,对保险知识和风险意识的宣传教育不够重视,保险知识普及程度较低,全社会运用保险机制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不高,企业和个人对保险的认知度较低,参保意愿不强。思想观念上认识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制约了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功能的发挥。

    (二)发展不足是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经营主体不断增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保险监管体系初步形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很低,无论在质的方面还是在量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尽管保险业保持着年均30%以上的增速,但这是在较低水平上形成的高速度。当前,保险业整体规模小,体制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不足,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远远落后于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相适应,人们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还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保险还没有渗透到经济的各行各业、社会的各个领域、生活的各个方面,保险的各项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可见,发展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保险业功能充分发挥的最大实际。

    (三)保险业依靠产品服务和创新拉动市场有效需求的能力不够是直接因素。

    产品和服务是保险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保险业功能的发挥最终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从表面看,制约我国保险业功能充分发挥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保险的熟悉不够,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薄弱,但其根本原因在于保险业自身。一是保险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品种不够丰富,与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产品发展缓慢,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对保险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二是服务创新力度不够。由于保险产品是非凡的无形商品,专业性强,加之保险条款表述的非通俗性,使得许多人对保险不甚了解,因此保险产品不像实物商品那样一看就知道该不该购买,而必须通过营销和服务才能让人们了解和熟悉,但是目前保险业的营销和服务水平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保险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比较突出,以教育文化、法律制度、市场监督和信用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保险诚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保险经营服务的缺失,人们普遍对保险业缺乏信任,已经成为妨碍保险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之间的矛盾,抑制了保险资金融通功能的有效发挥。

    承保和资金运用并称为保险公司两大业务支柱,其中资金运用业务已经取代承保业务而成为保险业的主要收益来源。大量的保险基金只有通过资金运用才能保值增值,才能确保未来的偿付能力充足,这是由保险经营的非凡性决定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截至2002年底,我国保费收入增速达44.7%,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5799亿元,预计到“十五”期末,保险业可运用资金将超过1万亿元,不充分发挥这部分金融资源支持经济发展将是巨大的浪费。由于种种原因,出于资金安全性的考虑,目前国家在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上采取了过多的限制性规定。但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费收入的高速增长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之间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保险偿付能力和经营的稳健性。据统计,在现有资金运用政策的作用下,我国保险业的资金运用组合中,银行存款占51%,国债及回购业务占33%,公司债券占7%,投资基金占6%,其他占3%;而在欧洲,现金和银行存款仅占1%,股票占37.1%,债券占35%,贷款占12.1%,不动产占5%,其他占9.8%;在美国,现金和银行存款占3%,债券占53%,股票占30%,贷款占9%,不动产占1%,其他占4%。由此可见,我国保险业可运用资金大量投向银行存款,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保险资金融通功能的发挥:一是弱化了保险对储蓄的分流作用,使得保险从居民储蓄中分流出来的大部分资金又重新回流到银行,需要通过银行进行“二次交易”后再融资出去,增加了交易成本,不利于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降低了保险业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效率;二是增加了资金在银行过于集中所形成的金融风险,降低了资金运用收益率;三是阻隔了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保险资金不能有效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以满足其对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追求,同时资本市场也会因缺乏保险资金的强力支持而不利于资本结构的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五)现阶段保险业发展的整体环境不够理想。

    初级阶段的保险业发展离不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保险业的经营理念、诚信建设、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没有实现根本性突破,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致使保险业发展得不到充分挖掘,新的增长点得不到有效培育,影响了保险服务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和渗透力的增强。一是事关保险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滞后于当前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实际;二是现有的部分宏观政策、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三是部分地方政府没有把保险业当作一个产业来对待,少数地区职能部门强制干预保险公司正常经营活动以及多头执法、重复监管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人们对保险的认可度不高,存在片面的熟悉,而保险误导、欺诈宣传又增加了人们对保险的不信任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我国保险业功能发挥现状问题及对策(三)由教育资料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原创资料流程 相关资料
上一篇: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 下一篇:中国股市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微..
推荐资料 本专业最新资料
Tags:我国 保险业 功能 发挥 现状 问题 对策 2016-08-27 13:27:24【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发表资料

联系方式 | 资料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资料


教育资料网提供资料范文,资料代发,原创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0 教育资料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2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