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小企业在满足种种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主板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成为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但是,多数情况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直接上市的难度比较大,成本相对较高。间接上市的主要原因是避开严格的股票融资条件限制和避开企业所在地监管机构和证券市场所在地监管机构的双重审查。于是,借助于资本市场良好的股本流动性,借壳上市甚至造壳上市等间接上市方式,成为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辅助手段。
间接上市融资,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其本质都是通过将非上市资产注入壳公司的方式,达到非上市资产上市的目的。具体地说,买壳上市,就是非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购买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资金的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上海强生集团的“母公司”借“子公司”壳。
(四)上市筹资策略
2004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出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并核准了中小企业板块实施方案。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上筹集到资金。自 2001 年 3 月起,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企业上市不再由政府推荐,而是由独立决策的专家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中小企业版上市所接纳的对象主要是高成长性的中小高技术企业。适合于进入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我国证券市场中小企业板块的总体设计,可概括为“两不变”和“四独立”:在现行法律法规不变、发行上市标准不变的前提下,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中设立的一个运行独立、监察独立、代码独立和指数独立的板块。随着我国二板市场的正式启动,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从证券市场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即将在我国二板市场上市的企业多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或市场前景极佳的传统行业公司,它们大多在其经营领域内拥有先进的、独创的、完整的知识产权,公司结构合理、主营业务突出、财务指标良好且资金需求急切,回报较为迅速明显的中小企业。随着我国二板市场的正式启动,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从证券市场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即将在我国二板市场上市的企业多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或市场前景极佳的传统行业公司,它们大多在其经营领域内拥有先进的、独创的、完整的知识产权,公司结构合理、主营业务突出、财务指标良好且资金需求急切,回报较为迅速明显的中小企业。
(五)债券筹资策略
中小企业在成熟阶段的主要融资方式是依靠债务融资、银行贷款和证券市场上市融资。此时,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追求稳健经营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从事货币经营的特殊企业,需要扩大客户群,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当中小企业进入成熟期,由于企业经营业绩稳定,资产收益率高,资产规模较大,可抵押的资产越来越多,此时,银行也愿意为进入该阶段的中小企业贷款。同时,由于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后,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盈利急剧增加,通过股票、债券等资本经营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企业的盈利除了完全弥补前四个阶段的亏损外,仍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到细微的作业及策略计划,可以妥当地制定出资产经营战略和对策,一些成长性较高企业能在资本市场进行债券融资。因此,该阶段当企业的资金需求量较大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债券融资成为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
债券是债务人发行的,定期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并在债券到期后归还本金的一种债务凭证。债券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自由流通与转让。就融资的期限与数量来说,银行不愿意提供长期贷款,银行融资以中短期为主。因此,一些企业用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资金,通常比通过银行贷款更加稳定;融资期限更长。债券所筹集的资金期限较长,资金使用自由,债券投资者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决策,现有企业股东对企业所有权不变。从这一角度看,发行债券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股票融资和向银行贷款的不足。企业债券具有契约性、优先性、风险性等特征。企业债券的契约性体现在它代表一种债权债务的责任契约关系,规定债券发行人在既定的时间内必须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企业债券的优先性是相对于公司股票而言的,债券持有人是债权人,在利息分配和本金清偿上优先于公司股东。企业债券相比较于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而言,风险较大。
(六)商业银行贷款筹资策略
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此时需要开展融资活动以弥补资金不足,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如果需要一种风险低、成本小的资金,那么银行贷款是最适合的。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银行贷款在公司企业融资中所占比重都是最高的,即使在美国这个股权市场和债券市场最发达的国家,银行贷款也是债券、股票融资的两倍。所以中小企业合理利用银行贷款是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取得经营成功的重要手段。银行贷款的特点:第一,筹资速度快。第二,具有便利性。第三,银行借款融资费用低、利息低,切利息还可以享受所得税前扣住的好处,融资成本低。第四,借款数量有限,具有一定的风险。第五,银行贷款的限制性条款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构造我国市场经济主体之一,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力量。尤其是在促进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全面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融资困难业已成为中小企业扩大规模的畔脚石,除了已经存在多年的金融制度困扰,其次就是融资方式的局限。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扩大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积极主动开发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多元化融资方式,不仅仅是企业事情也是政府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范惠玲.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机遇[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2),78
[2]张国毅.典当融资——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J].财会研究,2009(02),69-70
[3]构建分层次、多样化的融资体系.房莉,周宇. [J].现代商业,2009(06),59
[4]陈会玲,汪段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级制度突破[J].企业经济,2009(02),86
[5]张优勤.金融危机下再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9(09),90
[6]王俊寿.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策略与金融创新[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07)211-213
[7]姜宝山.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实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02),159
[8]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与成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03),123-125
[9]何桂荣. 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问题及建议[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
[10]任海梅.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消费导刊.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