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字数:11285 摘 要 公共政策是为了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不仅能保障各阶层利益的均衡分配,也能维护政府权威。然而,由于政策所涉及各方利益冲突或者政策本身先天不足、政策执行者素质不够等原因,政策执行的难度越来越大,使得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出现与政策内容不符、违背政策精神、偏离政策目标的现象。选择式、敷衍式、机械式、附加式的政策执行不仅扩大了政策执行成本还使得政府信誉下降,产生信任危机。当下,要使公共政策真正作用于公共问题的解决,则必须对政策执行进行纠偏,完善政策涉及各方的利益协调机制,制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约束机制,提高执政人员的素质,使政策执行在应有的轨道上良好的进行下去。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偏差表现、偏差原因、偏差纠正 Abstract ... Key words:Public policy; Executive deviation; Deviation in performance;Deviation causes ;Deviation correcting 目录 引 言 2 一、公共政策的内涵与有效执行的意义 2 (一)公共政策的内涵 2 (二)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意义 2 二、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 4 (一)选择式政策执行 4 (二)敷衍式政策执行 5 (三)附加式政策执行 5 (四)机械式政策执行 5 三、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分析 6 (一)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的利益矛盾 6 (二)公共政策本身的缺陷 6 (三)政策执行的监督约束机制乏力 6 (四)政策执行者的素质不高 8 四、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策略 8 (一)完善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 9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 9 (三)加强监督约束机制的建设 10 (四)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 10 结语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2
|
| |
上一篇:关于我国和谐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 | 下一篇: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之..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公共政策 执行 偏差 问题 研究 | 2018-02-04 20:58:2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