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儿童艺术教育的心得体会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经过三年来的儿童艺术教育学习,以及自己从事幼教四年多的经验,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朋友、家人的帮助支持下,我学到许多知识,取得较好的成绩,总结如下:
认清自身不足,脚踏实地,虚心求教
儿童艺术教育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作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新时代年轻人,必须直面残酷的现实,认清自身不足,脚踏实地,虚心求教。以前对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的相关知识,只是从一些课外书籍中学习了解,系统性学习较少。通过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把一些好的教学技巧和理论知识也运用到幼儿教学中,让我获益匪浅。儿童艺术教育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幼儿,也都有年龄的差异以及理解能力上的差异。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必须对每一位幼儿负责任,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有爱心、童心、耐心、责任心、还要有诚心等,这些都是作为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尤为重要的是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在学习了儿童艺术教育这门课之后,对于儿童艺术教育方面,我着重从幼儿“感受与表现”方面进行着手,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并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向我的长辈们、前辈们请教学习她们的经验,多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认清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力求不断进步。
二、把握儿童艺术教育重点,培养儿童积极的学习情绪
我认真学习儿童艺术教育课程并结合儿童发展指南,学习每个年龄阶段幼儿变化,并收集相关^^文档、上网查巡、书本的查阅等方式进行学习,并有针对性的重点研究了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的重要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像催化剂一样,激发幼儿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对幼儿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兴趣培养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前提。由于幼儿的兴趣具有偶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他们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
在我本人课程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对3到6岁的幼儿都进行了分析,并了解到了相应的年龄段有相应的特点:
对于艺术的“感受方面”主要目标就是让幼儿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3-4岁的幼儿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鸟鸣、风声、雨声等好听的声音所吸引。4-5岁的幼儿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5-6岁的幼儿乐于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乐于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学习了感受美之后,使我在教学过程中学到了,要想让幼儿去感受美就要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风景以及好听的声音。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如:让幼儿观察常见的动植物以及物体,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
2、对于艺术的“表现方面”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的表现。在幼儿特点方面:3-4岁的幼儿(经常喜欢自哼自唱或者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和声调。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4-5岁的幼儿(经常唱唱跳跳,愿意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5-6岁的幼儿(积极参加艺术活动,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互相配合,也能独立变现。)。对于我们老师,平时生活中给孩子在表演区、美工区提供丰富的可供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激发幼儿的表现表演欲望,从而起到幼儿自主独立去表现的机会。
3、艺术教育表现的核心价值:在学习了儿童艺术教育之后,在3到6岁指南领域中主要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强调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东西,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情势和作品,萌生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和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和创造,培养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提高和完善自我
通过对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的理论学习,我收获颇丰,然而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得以运用。作为一名幼教老师,我感触颇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我深切的感受自己之前的不足。教学的一些经验之谈没有理论的支撑,就变得弱不禁风,而没有实践的理论知识,也是变得举步维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在我的幼教工作中表现的尤为重要。
创新教学策略,优化艺术课堂。回顾原来的教学,我有很多不足的方面。有的时候预设目标太简单,不知道怎样一层一层加难度;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又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回顾老师的培训,我深刻的理解了音乐游戏每次教学都是在学习者认可前面一难度层次的学习已经通过的情况下,才进行新的难度挑战。如果教师能够经常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幼儿能够被合理的教学目标所激发。
通过不断学习并且提高自身对艺术的理解与感受。针对于我们大班,我进行了实施,在课堂中,我设立了表演舞台,在一节《狼来了》的故事情节中,我设立了舞台,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悉心听取了其他老师的指导,在课中,我以小男孩为角色,表现出男孩的调皮活波,当故事情节表演完后,请幼儿上台表演时,幼儿兴趣很高,都想展示自己,虽然表演的五花八门,但是达到了孩子想去表现的目的。在感受美中,我利用了音乐游戏课《苹果丰收季》表演少数名族罕见的一种名族风情,丰收时的美景,以及优美的舞步。当我表演完时,整个教室都是可爱的孩子们羡慕的呐喊声,老师跳的好美啊!这就是体现出幼儿感受美的一种形式,课后鼓励幼儿回家自己创编动作,并以优美的动作舞动出来。
艺术融入生活,生活中到处处有美的存在,室内环境的布置、有情感色彩的艺术作品、优美悦耳的音乐,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艺术。把它们搬进幼儿园,带到孩子们身边,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让艺术在幼儿的脸边贴过,指尖流淌……每个幼儿心理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注重幼儿自身的自主感知、想象与感受,鼓励幼儿发现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热爱美的世界!
总之,幼儿艺术教育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指南》中的教育建议,让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的能力水平,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体验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美育功能。在教学中我将所学知识进行了整理,并且现学现用在了课堂中得到了园长老师们以及家长的一致好评。虚心学习、多学多问是我一贯的学习态度,这样才会不断提高自己,在以后的幼教工作中学以致用,更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