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感觉统合失调已经成为幼儿阶段的常见问题,逐年攀升的幼儿感统失调发生率也逐渐引起了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注意。有关研究表明,幼儿感觉统合失调不仅与现代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还是幼儿好动、反应迟钝、交往能力弱、适应环境能力差等多种问题出现的根源。
一、提高感统训练研究水平,创新感统训练方法
相关^^文档表明,我国的幼儿感觉统合训练自引进以来,虽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感统训练的普及度也有待提高。对此,我国幼儿教育专业的研究学者应当提高感统训练的研究水平,培养一批感统训练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关高校应当充分发挥科研作用,积极探索感统训练方法,系统开展感统训练的研究活动,积极进行相关的应用实践。学前教育机构可以运用试点实验的方法,通过选择几所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各异的幼儿园进行试点训练,按照新的感统训练方法组织幼儿进行感统训练活动,积极地同有关研究部门进行进度的反馈,及时发现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努力探索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为后来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试点幼儿园开展在预防和治疗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工作取得成效时,将这种训练方法推广开来,并积极进行各个幼儿园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创新出更多科学的感统训练方法,帮助更多的孩子预防和治疗感统失调。
在创新感统训练方法方面,我们应当确保感统训练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要使得幼儿对感统训练活动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幼儿的喜好,并且要保证新的感统训练方法的灵活多变,没有固定刻板的模式,能够给予幼儿自主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幼儿在活动过程的始终都能够拥有好的情绪状态,感统训练能力获得大的提升。例如,在进行感统训练时,我们可以将训练活动的背景设置为动画片段,运用动画加游戏的方法,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在幼儿熟悉并喜爱的场景中培养幼儿的感统能力,灵活地安排感统训练内容和训练策略,积极地开展训练活动。
二、定期培训,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感统能力发展
由于幼儿教育的研究者逐步地提高了幼儿感觉统合失调方面理论的研究水平,因此相应的感统训练的理论体系和训练方法也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针对现阶段在国内幼儿感统训练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方法单一、活动形式老旧,教育观念落后的问题,我认为有效的整改措施是:幼儿园应当定期邀请幼儿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教师、家长开展定期讲座(或培训活动),增加幼儿教育者的科学育儿知识,为他们的幼儿教育活动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和准确的行动指南,这就要求这类教育培训活动不仅要重视对他们进行理论上的教育,以增加教育者的科学教育知识储备,让教育者在日常活动中能够正确地根据对幼儿的发展情况有个准确把握,还应当注重对幼儿教育者的实践培训,例如可以定期组织亲子活动,让父母和孩子在户外环境中游戏(丢手绢,大脚小脚一起走),定期开展这种实践活动既有利于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互动,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幼儿感统失调,促进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我觉得,教师或感统训练师在制定感统训练方案时,要尽可能地与幼儿沟通,最好能够从幼儿感兴趣和关注较多的方面去进行相关的活动安排,这样也对感统训练目的的达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以后的感统训练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三、提高感统训练的游戏性,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在开展幼儿感统训练活动时,游戏性和自由性是其中必须考虑的两个关键点。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完善使其无法像成年人一样接受单一的文字和语言教学,对课程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关注,因此对幼儿的感统训练应当更加的生活化、过程更加灵活化。幼儿感统训练没有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没有刻板规范的教育方法,不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具,而应当充满游戏性和灵活性,教师能在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进展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及时地调整训练计划和进程,将教育目的和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运用充满趣味,独特创新的游戏帮助实现训练目的,以实现最佳的训练效果。在感统训练活动中,教师还应当注重启发幼儿,在训练过程中适时地转变自己的角色,不要一味地以教育者的角色与幼儿交流,而应当对游戏中的情况变化做出自己的判断,在合适的时刻以合适的角色参与进孩子的游戏,在与幼儿的游戏中,了解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帮助自己对幼儿进行准确教育,并不断鼓励幼儿创新出新的游戏玩法,启发幼儿在游戏中运用自己智慧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游戏中,通过树立榜样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规则,纠正不恰当的行为,并重视有可能引起幼儿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的各种因素,及时地发现幼儿的不良的行为,适时地对儿童进行正确引导,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使孩子受到好的环境熏陶帮助幼儿预防由于幼儿出现感统失调引起的种种问题。
我们也应当重视家庭感统训练,这类活动多以家庭用品为主要训练器具帮助幼儿发展感统能力。家庭感觉统合训练也应当关注其游戏性和自由性,做到日常性和灵活性,注意关注孩子对活动过程的积极性,注意调动孩子的兴趣,注意要灵活地与幼儿进行游戏,针对幼儿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随时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出现的情况,及时记录幼儿的反应和活动前后在行为上、认知上的变化,家长也可以将幼儿在家庭训练中的表现与教师进行及时反馈,从而得出更加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案。例如,我们在运用球帮助幼儿治疗触觉防御问题时,我们可以让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运用语言引导孩子尝试着用一条腿支撑身体,并适当地给予幼儿抚摸,鼓励幼儿去适应一定的高度,父母与幼儿同时趴在球上进行游戏,以减少幼儿触觉的过分防御,慢慢习惯同其他东西进行接触,父母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去感受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帮助孩子矫正感统失调问题。
四、结束语
我们在开展感统训练时,既要注重教育者为幼儿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儿童因材施教,不同的儿童的发育情况不同,感统失调的外部表现也有一定差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为不同气质、性格的幼儿制定训练方案。我们不能只管对他们提要求(过多的和超过幼儿发展水平的要求会导致这类幼儿容易与抚养者发生矛盾、冲突,使他们情绪消极,最终可能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我们应当适当家庭对幼儿的要求,留够时间让他们自己思考和反应,并且积极鼓励幼儿,使他们能够从教育者那里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使某些问题行为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