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幼儿入园前所做准备工作的调查研究
尊敬的新生家长:
您好!感谢您对幼儿教育的支持和配合!
为了更好的解决新生入园难的问题,今天特邀请您做一个访谈,想了解一下您在孩子入园前的想法和要求。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访谈中的问题有:
1、请问您对孩子上幼儿园有准备吗?
答:有。心理准备:首先带孩子去幼儿园体验,熟悉环境,认识老师和小朋友,对幼儿园了解了,就安心了,这样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孩子去幼儿园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就应放开让孩子去接受集体生活的教育。
自理能力准备:在家庭中首先让孩子自立,能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孩子自己锻炼穿衣吃饭,按时早睡早起,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其他准备:平时注重和小朋友和睦相处,尊敬长辈,听话。教他遵守规矩。
2、请问您对于孩子未来成长有何想法?
答:我希望孩子能有服务别人的心,在家孝顺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再有对社会有责任心,爱国,学业有成(希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才兼备。
3、请问您会选择何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幼儿园?
答: 以传统文化为主,教孝、敬的教育理念。
教学模式:是希望幼儿园能和家庭相结合的模式。孩子在幼儿园如在家一样,老师带着孩子做一日的生活劳动。让孩子在幼儿园就如同家庭生活一样,能劳动,从小树立帮妈妈为家庭做事的责任感。
希望有一所以传统文化为主的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还可以有机会和孩子一起做义工为社会服务,给学生提供为社会服务的机会。
访谈结束时说的话:
好的,我要问的问题就这些,感恩您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谢谢!
一、“预则立,不预则废”,态度决定成功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开始,更是一张白纸,我们家长给他什么,他就是什么。所以老祖宗教诲我们做事前要,“预则立。”就是告诉我们先要想好为什么做,怎么做。这就是态度。态度加努力等于百分百的成功。尤其幼儿时期是人生的敏感、关键期。更应该慎重行事。如何选择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决定的。
例如:我园有个家长,女儿在外地打工,外孙子刚出生她就接过来抚养。孩子25个月了,她就开始准备给孩子找幼儿园,这时听她的大嫂说要成立弟子规幼儿园。她当时就心动了,自己心中默默立志,要给外孙子最好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做人、做事的规矩和礼仪,为孩子铺就一条成圣成贤的道路。她通过她嫂子找到我,和我说一定要让她的外孙能进来接受弟子规的教育。我当时很犹豫,因为她的状况是隔代教育。因为我们当时是做义务教育,所以要求孩子的母亲跟进一起学习(每周日都有家长课堂)。可是她却很坚定,说她一定配合教学。就这样我们收下了这个孩子。二年多过去了,这个孩子的成长是成功的,由最初的不自信,退缩,胆小,自私等等一些状态和毛病,在这两年的学习和锻炼中,现在变得懂事,有礼貌,自信,关爱伙伴,做事有担当,爱劳动等全方位发展。这一切都有赖于她姥姥不懈的坚持和努力,现在孩子的姥姥也成为一名有爱心,有责任心,处处以园为家优秀合格的保育员。
幼儿入园前家长就要选择好,孩子要学什么,要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理念的幼儿园,这关乎着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他们的人生经验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典籍,详细记录了祖先对教育的经验和智慧。《养正仪轨》朱子童蒙须知曰:“夫童蒙之学。始於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这里告诉我们幼儿期就要开始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生活的细小事情上让幼儿感知,认识生活。从而自立自强。再有“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这些在《弟子规》103件事中都有详细介绍。所以称《弟子规》为做人的第一规,是儒学之大成。是启蒙之宝典。
如果家长在入园前就能为幼儿选择这样的教育或是相关的幼儿园,就在幼儿时期为他铺垫了幸福之路,更为幼儿选择了适宜的环境使之成才。
有先见之明的家长不多,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普遍认为,给孩子找个室内装修好的、吃的好的,收费还不高的幼儿园,教教特长课,学习认字、写字、会算算数。孩子能歌善舞,会说英语单词,算数算的快,写字写的好,家长把幼儿送去园里,只要把孩子给哄好,不哭不闹家长没有负担,这样就行。大多数家长的要求就是幼儿园把孩子哄好,没有危险。学点知识为主,并不懂得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启蒙时期,是塑造正确做人、做事、懂规矩、懂礼貌的关键时期。
二、父母在幼儿入园前达成共识,为幼儿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家庭和睦是孩子良好教育的根基和沃土,夫妻的配合对于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夫妻两人达成共识,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开端。祖先教导我们“夫妻如琴弦”,琴弦和谐和才能弹出美妙的音声,如果一个紧,一个松,就出问题了,“紧了绷,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夫妻和睦,孩子才兴旺,听话。古语云:“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父母一心,上能孝公婆长辈,下能和睦兄弟姐妹妯娌,这样的父母用孝心、孝行来为人处事,孩子自然是成才的。我们的祖先告诉我们,“家和万事兴”。夫妻的和睦、合和、合作更是孩子快乐成长成就的沃土。
三、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是对幼儿最好的爱。
对于现在的家长我们来谈谈如何是爱孩子,大家口口声声都说是爱孩子,可是幼儿时期大多的家长,都会采取一切包办的行为,孩子穿衣、吃饭、大小二便、洗漱料理,一切都是母亲、长辈或是家里有保姆的都为孩子做好了,认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让做,都五、六岁了还不会拿筷子吃饭,更别提其他了,孩子玩完玩具都是父母帮着收拾,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玩具玩完要自己整理,所以提到爱,什么才是真的对孩子好,才是真的爱孩子。父母长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个体。要向人一样去培养他,让他学会做人基本的生活能力,从小培养他的自理能力,这样的孩子有自信,肯付出,心胸开阔。幼儿到36个月时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能够很好的完成。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耐心教他们去学着做。来我们园的孩子,我都会根据他们的情况适当给他们锻炼做事的机会,例如:吃饭时,给小朋友摆碗筷,端菜,端饭。让他们自己盛饭,盛菜、搬桌椅,洗碗、擦桌子、扫地。孩子们会很开心,很快乐。他们会和老师说:“我长大了”。为人服务,有“自豪感、幸福感”。
那么在孩子20多个月左右的时候,家长就要为孩子上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做好准备,告诉他们大小二便知道告诉父母、长辈。吃饭用勺子或是筷子可以教他慢慢使用。吃饭不挑食。养成动物归原的好习惯,自己玩完的玩具自己收起,认识自己的衣物、鞋袜。父母常常说些礼貌用语,也教孩子说,并让孩子锻炼向大人提出合理的需求。如:要喝水、吃饭、上厕所等。并带孩子到附件幼儿园去接触环境,让幼儿对幼儿园有好奇心和兴趣感。愿意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减轻幼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并教导幼儿有安全意识,不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不随便和别人走。不任性、不乱发脾气。学着用语言沟通交流。常常和孩子分享幼儿园有趣的事情,谈谈亲戚、朋友家的小孩去幼儿园如何快乐,能学到什么。这些需要家长在生活的点滴中培养。
更为重要的是家长的心态,幼儿入园过集体生活,是他人生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家长不要过度的紧张和恐惧。选择了幼儿园就该相信您的孩子会很棒的,他会自立起来的。相信老师会用心爱护每个幼儿的。家长的心情放松,开心,不担心、不操心。才能让幼儿顺利入园没有障碍。家长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有利于幼儿减轻入园时情感上的波动和哭闹。这样的家长才是明智的家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脊梁,是民族富强兴旺的接班人,是家族的继承和传承人。为了这一切,希望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能亲师合作,把幼儿培养成真正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需要我们用心真爱幼儿,给他们铺垫一条幸福美满的人生。祈励自己做智者之师,共勉!
家长对幼儿入园前所做准备工作的调查研究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