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励员工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鼓舞员工士气
(二)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
二、中小企业现行激励员工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
(二)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评定手段(三)激励方式单一,缺乏文化、精神激励
(四)企业对员工授权不够。
三、运用激励机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激励要渐增
(二)情境要适当
(三)激励要公平四、采用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工作激励。
(二) 知识资本化激励。
(三)培训激励。
(四) 精神文化激励。
内 容 摘 要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企业正向着文化管理阶段迈进的时代。而人员激励则是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必须不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激励的有效性。而影响员工激励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因此,企业应该在对这些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增强激励效果的具体措施,使激励更具有针对性。
浅析企业员工激励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小企业以什么样的人才队伍素质去适应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这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立于不败之地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如何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企业环境,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激励员工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鼓舞员工士气 “明察秋毫而不见车薪,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眼睛能发现细微的毫毛,却坚持说他看不见一车柴薪,是因为他不想这么干,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一个人能力再高,如果激励水平很低,缺乏足够的自动力,也必然不会有好的工作效绩;反之,一个人能力一般,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也必然会有出色的表现。由此可见,激励对工作人员积极性的调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二)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 从人的素质构成来看,虽然它具有两重性,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的影响,但从根本意义上讲,主要还是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学习和实践的方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激励是其中最能发挥效用的一种。通过激励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趋向,会给学习和实践带来巨大的动力,从而会导致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中小企业现行激励员工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 员工薪酬水平主要依赖职务的提升,未能以价值贡献作为激励标准。中小企业采用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主要依据岗位在企业内的相对价值为员工付酬。岗位的相对价值高,其工资也高,反之亦然。薪酬往往跟高层、中层和基层主管等职务挂钩,员工工资的增长主要依靠职位的晋升。这种激励制度主要以对高中基层管理人员激励为主。这种仅以职务高低确定薪酬高低容易使企业资源错置、浪费人事成本,不能充分发挥员工个人潜力。 (二)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评定手段 良好的激励机制需要合理的考核机制配合才能发挥作用,但中小企业制度较为粗放,主要凭直觉、印象、随意的观察以及凭简单的成绩记录对工作情况做出评定,因而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评定手段,容易造成评定上的失误。对一般员工而言,因为缺乏对员工日常工作的标准化考核,升迁和裁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个人情感。这样,往往离职的并非是庸才,升迁的也未必就是良将。 (三)激励方式单一,缺乏文化、精神激励 中小企业所采用的激励形式主要是物质激励,缺乏文化、精神激励机制,过分强调利益导向及物质激励,不积极了解员工最喜欢什么、最关心什么,没有挖掘员工的内在精神动力。不能充分满足员工尊重、成就、动力、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如只讲竞争、不讲合作,损人利己、封锁消息、一切向钱看等等,往往得不偿失。
(四)企业对员工授权不够。
企业要求员工循规蹈矩的条条框框太多,而且员工从事的工作挑战性、创造性、趣味性不够,从而导致他们不能在有效的条件下进行知识创新。同时,由于企业发展速度比较慢,员工在组织内的发展机会不多,参与决策的机会也不多等,表明了企业对员工的尊重还不够,也不太信任他们,从而挫伤了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 三、运用激励员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激励要渐增 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其份量都要逐步增加,以增加激励效应的持久性。 (二)情境要适当 由于员工个性差异的客观性,各人对受奖励和惩罚的时间、方式和环境要求都不一样。并且,由于受奖励和惩罚的原因各不一样,个人对情境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组织在实施激励措施时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制宜,选择适当的机会和环境。 (三)激励要公平 激励公平要求组织要遵循社会的公平规范,或者是员工普遍接受的公平规范实施激励措施。激励公平原则具体包括:机会均等、奖惩的程度要与员工的功过相一致、激励措施实施的过程要公开化和民主化。 在现代企业中,人已经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因素。中小企业是否成功的对员工实施激励机制,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直接决定其未来的市场竞争地位的。因此,中小企业在遵循一定的原理基础上,积极实施现代企业激励机制,并且不断地完善企业的各项配套机制,才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四.采用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工作激励。
知识经济条件下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激励,包括安排恰当的工作,满足其成长的需要,为了让每一个员工都人尽其才,公司必须将自己的总体目标细化,使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并以此作为对员工进行考核的标准。只有每一个员工都有了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他才会感觉到自己在公司是有用的人,才愿意在公司长期干下去。 (二) 知识资本化激励。
为了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采用股权形式激励员工。其中,股票期权最能拴住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核心员工,通过股票期权,企业成为“人人有份”的利益共同体,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能得以分享企业的利益,有利于激励知识型员工对知识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尤其有利于核心技术人员潜心钻研专业技术,增强企业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训激励。
在知识经济时代,培训与教育也是组织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培训不仅可以帮助组织充分利用其人力资源潜能,实现知识型员工的自身价值,提高工作满意度,而且可以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得到新的学习机会是管理者最好的激励方式之一。 (四) 精神文化激励。
在构成企业组织结构的不同层次中,企业或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处于最高的地位,它对维持企业竟争优势、防止外部其他组织的模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在共同认同组织文化的前提下,才能将个人的价值取向自动地向组织共同目标靠近并最终趋向一致,把个人价值和目标实现、个人精神道德的升华建立在组织目标实现的基础上。 如何做好企业员工的激励工作,对管理者来说,既是一门高深的理论,更是一门领导艺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值得探究的课题。大家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人力资源的情况和本企业的具体实际,把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绩效,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
参 考 文 献
1、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罗晓扬.针对知识型员工特征的有效激励.商业时代.2004一11.
3、江平.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之道[J].企业科技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