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关于早期贫困经历对个体心理困扰的思考 1 一、什么是心理困扰 1 二、对加强心理教育工作的启示 2 1.注重对贫困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 2 2.贫困地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2 关于早期贫困经历对个体心理困扰的思考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贫富差距与计划经济时代有着明显的扩大。他们在为完成学业的学费操心忧虑的同时,还要在双向选择、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面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对于原本就贫困的大学生无疑是雪上加霜。贫困家庭和普通家庭相比,部分贫困家庭儿童在上学期间持续存在自卑感,主要表现出厌学、对教师和同学持有抵触情绪、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在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帮扶活动时有消极情绪、自我评价过低、内心恐惧、性格孤僻等不良情绪状态。这些不良情绪状态伴随个体年龄的成长变得更加严重地显现,导致他们在未来发展中适应环境能力较差、自我调整能力差,成年后还依然处于劳动市场竞争力的低水平,经济收入偏低,从而重新陷入贫困的死循环。近几年来,国内有关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方面的学术论文和报道屡见不鲜。研究发现,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高校学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贫困生人数也在增加。贫困生的困难,首先是经济贫困,美国大学生健康协会2008年全国健康评估报告中称,在过去的一年里,约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有“感觉抑郁并致各方面功能受影响”,有十分之一的大学生“感觉有严重自杀企图”。因此,如何解决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困扰问题成为一种必要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早期贫困经历对个体心理困扰的思考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关于早期贫困经历对个体心理困扰.. | 下一篇:关于湖南农业大学学生专业承诺的..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关于 早期 贫困 经历 个体 心理 困扰 思考 | 2021-03-24 08:15:0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