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依恋关系与幼儿园入园适应的关系策略研究 1 [关键词] 幼儿入园;依恋关系;分析研究;策略。 2 一、幼儿园入园的不同表现 2 (一)积极快乐型。案例:果果上幼儿园小小班了,每次都是在妈妈或者爸爸的带领下蹦蹦跳跳地上幼儿园的,一路上还不断的根爸爸妈妈分享幼儿园里面有趣的事情,似乎幼儿园对她有莫大的吸引力。她总是对幼儿园的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兴趣,看到班上有许多玩具就迫不及待地玩起来,嘴里还兴奋地说着话。爸爸妈妈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她还会高兴的根爸爸妈妈说再见。下午放学的时候,还总是忘记放学的时间,直到爸爸妈妈来到她的面前,回家的路上还会骄傲的告诉爸爸妈妈自己“上幼儿园没哭”。 2 (二)恐惧抵抗性。案例:东东是家里的独苗,平时全家人都围着他转,是家里的小皇帝。上幼儿园对他来说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他会找各种借口不上幼儿园,从起床到上幼儿园的路上都是哭闹着,而且总是由家里人抱着来幼儿园的,一到教室就生怕家人离开,警惕性特别强,紧紧抓住家里人的衣服不肯松手。老师将东东从家人手里抱走后,东东会大声哭闹,不能安心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东东在幼儿园里会表现得胆小,闷闷不乐,不愿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而且常常的哭闹,不肯吃饭和睡觉。还未到下午离园的时候,东东就已经趴在幼儿园班级的门口,张望着家人来接他,一旦见到家人就会迫不及待的冲过去抓住家人不放。 2 (三)沉默自立型。案例:悠悠是一位让家长和老师很“放心”的孩子。与班上那些哭闹的孩子相比,她显得很“勇敢”很“安静”。入园后,每次老师拉着她的手,提醒她跟妈妈说再见,她都会很平静的根妈妈打招呼说再见,似乎妈妈的离开对她没产生任何影响。悠悠自理能力较强,进餐、午睡都能自己完成,但不关注老师组织的游戏和提供的玩具。在与同伴交往时比较主动,但是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会动手抢,根本不管同伴的反应。当妈妈来园接她时,她也不理会,继续玩自己玩具,有时会对着妈妈笑笑。悠悠的妈妈骄傲地认为孩子“不粘人” 2 二、依恋关系与幼儿入园表现的关系分析 3 三、从依恋关系解决幼儿的入园的适应 4 结语 6 当然,入园适应引导对策的实施是个全面、综合性的工程,既要研究新入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身心发展需要及个体差异,考虑家园环境变化对其身心的影响,又要协调家园各方力量、通过协作,才能真正保证新入园幼儿顺利适应环境变化。从依恋关系分析解决幼儿入园的适应性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希望经本次的调查分析研究,能为幼儿教育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6 参考文献 6 [1]林文采.《心理营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6 [2]陈会昌、梁兰芝.亲子依恋研究的新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1) 7 [3]刘文.蒙台梭利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理论[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7 [4]维吉尼亚·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7 依恋关系与幼儿园入园适应的关系策略研究 [摘 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重视,而如何做好幼儿园入园的适应性更是幼儿教育里面一个重要的开端。幼儿入园一般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步,是幼儿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一个开端。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一般会使幼儿产生很多恐惧的情绪,使得幼儿入园产生了很多哭闹、孤独、害怕、不吃不喝等问题,成为了幼儿教育者和家长们棘手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心理发育。幼儿入园为何会产生如此多的不适应性呢?本文将从依恋关系与幼儿入园的适应性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使幼儿尽快适应入园生活的对策。 [关键词] 幼儿入园;依恋关系;分析研究;策略。 |
| |
上一篇: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特点及其相关.. | 下一篇:关于大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和..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依恋 关系 幼儿园 适应 | 2021-01-12 10:22:0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