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012
宗教活动中从众行为的心理分析
[摘 要]社会生活中,如“神仙”李一、“大师”王琳等利用宗教欺骗群众等成为热点新闻。在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到个体的从众行为和所受的损失。本文主旨在宗教活动的背景下探究谎言是如何影响个人,而个人又是如何从众的,找出原因避免从众减小损失。对个体从众的原因,采用心理学的理论去分析发现,个体人格独立性、是否把自己归于群体内、群体给予个人的压力、信仰的虔诚度、对权威的服从等都可以促进从众行为的发生。事前与事后访谈显示,从众的个体低估了自己的从众可能性。就其原因来看,个体应该加强自身建设,使之具有独立思想和有学识的人,尽可能避免盲目从众带来的损失。同时识破“大师”谎言,避免经济或健康等损失。
[关键词]独立思想 加强自身建设 避免从众
1从众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1.1从众的一般概念
心理学家Myers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S·Franzoi则把从众定义为对知觉到的团体压力的一种屈服倾向[1] 。
1.2从众相关研究综述
宗教活动中从众行为的心理分析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