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探究能力———新课程数学教学初探
揭阳市榕城区梅云华侨中学 徐银标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的核心理念。着重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的方法,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及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对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一些变革,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浅谈在实践中探索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主体地位、兴趣
一、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在课堂上尽量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新课程确立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和技能的三维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枯燥乏味、滔滔不绝地讲授课文,学生对课本知识无条件地遵从。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和自我探索;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留足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培养思维的深度。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空间相对较为封闭、狭小,眼界限于书本。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是鼓励和信任,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同学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一定的思维深度。
四、提供表现能力的机会,体验成功的乐趣。 “数学好玩”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头等大事。当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通常会自觉地投身到相关的活动中去,千方百计地想弄清楚其中的奥秘,想方设法地解决面临的问题,从而极大发挥自己在这方面的潜力。在课堂安排上,尽量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给我们一线的教师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教学上的压力,也给学生创造了积极参与,化“被动学习”、“他主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机会,面对新课程的挑战,在教学实践中,应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和探索过程来获得知识,增长见识,培养能力,处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诚然,要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我将继续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更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探究能力———新课程数学教学初探由教育资料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