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分析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研究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
(三)、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研究的评述
(四)、金融工程技术枢架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行为模式及其管理策略
三、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与资本价值管理研究
(一)、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管理研究
1、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及管理重点
(二)、商业银行资本价值管理研究
(三)、银行净利息收入与资本价值协调管理的决策问题研究
1、银行净利息收入管理与资木价值管理的内在联系
2、银行净利息收入与资本价值协调管理的组合策略
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技术研究
(一)、客户关系是实现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必要条件
1、客户关系是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第三个关键变量
2、传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方法的缺陷
3、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念
(二)、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与客户关系在金融且一程框架内的整合与解决
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风险控制与客户关系协调管理的新思路
2、套期保值是实现协调管理的最佳技术
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与套期保值的关系
五、 对一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实践的思考
参考文献
内 容 摘 要
经济全球化导致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我国除原有四大商业银行外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发展需要,成立了地区商业银行,但因经营成本及组织机构不完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由此商业银行经营之中从在很大的风险,也是现在地区商业银行经营所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而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之中长期和短期目标的协调、风险控制和客户关系协调、全面和全过程管理等诸多问题。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诸多问题在金融工程框架内加以整合,并在该框架内提出一个整体性的解决方案,这项研究工作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全文围绕为什么需要金融工程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进行整体性解决、是否能解决和如何解决三个方面来展开研究,重点是研究如何解决。
关键词:地区性商业银行、金融工程、资产负债管理、净利息收入、资本价值、套期保值、客户关系
论地区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一、章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等使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地区商业银行也是在这一大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面对的这一问题更急需解决。
2.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迅猛,经营风险进一步增加
自1972年第一张货币期货合约在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产生以来,在短短的30年内,各种品种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种不断被创新出来,交易规模不断上升。据统计到2003年末,全球金融衍生产品未平仓合约名义金额达2,339,270亿美元。信用衍生产品自1993年问世以来,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03年底,全球未到期的信用衍生产品名义本金已达到35,800亿美元。 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是现代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两个基本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竞争加剧导致企业破产增加,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导致企业融资的非中介化等,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着日益增加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增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利率市场化导致市场利率变动更加频繁,而金融全球化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由于金融同业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利差变得越来越薄,商业银行只能以越来越薄的利差来抵御利率风险,使商业银行抵御利率风险的能力变弱。作为地区商业银行,因成立年限短,风险防范能力弱,市场预测机制不完善,面对金融衍生品时更是无所适从,为规操作更是难以避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资产负债管理的应用领域比较广,可以应用于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应用于非金融机构,因此关于资产负债管理的文献相当多。对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而言,一般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使其达到风险、收益和流动性三者之间的最优,狭义的资产负债管理仅指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负债组合的调整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广义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是基于Makowitz (1959)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中的均值一一方差分析方法来展开研究;
第二种思路是基于银行预期净现值(ENPV)最大化的优化规划问题来展开研究。
但作为地区商业银行,它掌握着一个地区的金融市场,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针对地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研究却是一个不为人深入的领域,在这里我们只能借助国际上现有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研究和解决地区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问题。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本^文档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紧紧围绕在金融工程框架内对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进行整体解决过程中的理论问题、方法论问题、策略问题来展开研究。首先分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特征和对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新要求,在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论述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的局限性,从而论证利用金融工程技术解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的必要性。
再对金融工程技术框架内的理论体系、方法和策略等进行梳理,研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与金融工程技术的内在联系,论证金融工程技术全面应用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可行性,并作为利用金融工程技术解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的研究基础。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研究
在解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决策问题和实现问题以前,应回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应在金融工程的什么框架内解决?所以应首先回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问题上,即研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特征,而行为是有目的的,在研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以前又需先研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因此我们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的目标是什么;二是从金融工程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特征是什么,采取什么策略可以达到其行为的目标。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与银行经营目标是一致的。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就银行财务管理而言,使银行股票价值最大化是优于任何其他目标的关键性目标,银行管理应以股票价值或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简称为银行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但商业银行资本价值最大化是一个长期(1年以上)的概念,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主要应是一种短期(1年以下)的管理,因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加入一个短期目标。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
由于资产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在研究中常常将银行资产负债行为作为银行行为来研究。由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结构理论可知,单个厂商的经营行为受市场结构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的研究是在两种市场结构的假定条件下进行的。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模型中,银行是价格的接受者,即银行在既定的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和银行同业市场利率下开展业务。在垄断条件下,将流动性风险引入,同时引入了一个流动性短缺而带来的惩罚利息,这样有:如果惩罚性利率增加,最优贷款利率和最优存款利率也会随之增加,则会带来贷款数量的减少和存款数量的增加,这样揭示了商业银行资产行为与负债行为的深刻相关性。
(三)、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研究的评述。
在各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模型分析中,揭示出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研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将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且主要是研究商业银行的存贷行为。无论是贷款业务行为还是存款业务行为,其行为的最直接目标是存贷款的利差,这对我们考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具有指导意义,而且有些模型揭示出了银行利差与其资产负债组合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关系,对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管理也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以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研究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所处市场结构的假定受到怀疑。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模型中,认为银行是存款价格和贷款价格的接受者,而在垄断市场条件下银行是贷款和存款价格的决定者。而一般认为银行在存款市场上是价格的接受者,在贷款市场上是价格的决定者。
2、将效用最大化而不是银行资本价值最大化当作资产负债行为的最终目标。效用最大化受管理者风险喜好程度影响,反映的是银行管理者的观点;银行资本价值最大化受投资者风险喜好的影响,反映的是市场投资者的观点。二者有时并不一致,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要求其资产负债行为在关注利差的同时应关注银行资本价值。
3、对风险因素的考虑问题。尽管有些模型考虑了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但其只给出一个银行中介活动内生性的解释,并没有揭示出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的特征。
4、地区商业银行是在地区政府倡导下成立地,地方政府对它具有股东权利,这就决定了地方银行在经营过程具有双重作用,即作为银行的职能做用和协调政府工作的辅助作用而不在是单纯的以赢利为目标的金融组织机构,这就客观上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降低银行资本价值,让银行经营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如何协调处理好这一关系,是地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金融工程技术框架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行为模式及其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的经营可视为一生产过程,其经营行为都是在基本经济模式的规范
下,银行以最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各种金融产品。这样,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可以视为商业银行在一个或几个金融市场上销售负债型金融产品获得资金,同时买入资产型金融产品(如贷款合同)来获得收益的市场交易行为。由于商业银行资产行为和负债行为每天都在发生,上述买入和卖出行为可视为同时进行。故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视为套利行为。当把银行的资产负债行为当作风险套利行为,其净利息收入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信用风险溢价、套利收益和净交易费用。
三、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与资本价值管理研究
前面解决了金融工程应用的理论问题,认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是一种风险受控套利策略,如何建立风险受控套利策略,首先面临的是决策问题。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着两个主要的决策问题:其一是当前的缺口分析技术只能解决防御性风险管理中的决策问题,以及简单的主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决策问题,但不能解决复杂条件下、主动性风险管理的决策问题;其二是如何解决银行净利息收入和资本价值协调管理的决策问题。
(一)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管理研究。
净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两个关键变量之一,也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短期目标变量,因此净利息收入管理主要是为实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短期目标。
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及管理重点:
现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银行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市场的竞争程度及竞争能力、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暗含利息支付、管理理水平、流动性、风险资本要求等等。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只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不能消除的,而且与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结构有关,银行必须运用风险管理技术进行的管理,所以对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的管理关键就是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风险进行管理。
(二)、商业银行资本价值管理研究。
银行资本价值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第二个关键变量,也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长期目标变量,因此银行资本价值管理主要是为实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长期目标。而影响银行资本价值的因素主要表现为资本价值的风险因素中的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银行资本价值利率敏感性度量的手段为久期, 久期具有一个重要性质是可加性:一个资产组合(或负债组合)的久期是组合内各项资产(或负债)久期的加权和,权重与该项资产(或负债)对整个组合的权重相同。因此可以利用久期的这个特性来构建免疫组合和久期缺口模型。
(三)、银行净利息收入与资本价值协调管理的决策问题研究。
1、银行净利息收入管理与资本价值管理的内在联系。
现代商业银行普遍采用公司制,银行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会产生“委托一代理”问题,也会出现经理人的目标与股东目标不一致的现象。一般来说,经理人的利益是与银行利润(主要来源是净利息收入)相联系的效用最大化,因此,经理人关心的是银行的利润或净利息收入,在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较多地偏向短期目标净利息收入管理。银行股东主要关心的是银行资本价值,股东偏重的是银行资本价值管理。由于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与银行净利息收入成同向变动,如贷款从高信用等级转向低信用等级会提高风险差距,在正常收益率曲线以下,利率敏感性缺口大的银行获得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溢价越高。而银行资本价值与风险成反方向变动,即增加风险会降低市场对银行资本价值的评估值。
2、银行净利息收入与资本价值协调管理的组合策略。
净利息收入是反映银行在短期内(一般为1年以内)的经营成果,利率风险是通过利率变化对1年内到期或重新定价的资产或负债(即1年内的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收益的影响来影响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利率风险可以影响银行所有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因此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对利率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最激进型策略、较激进型策略、较保守型策略和保守型策略,同样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动方向的预测,选择各策略中的不同组合策略。
3、协调处理地区商业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明确银行的金融组织机构职能作用,将经营权与股东权分开,使银行的经营行为以市场为导向,地区银行必须市场化,让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以市场规律运做,使银行的利息收入与资本价值管理由市场来协调,政府的行政干预手段淡出银行经营过程,其结果是资本价值得到以市场为依据的的价值模式的认可,让地区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有迹可寻,为更好的防范风险而做出准备。
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技术研究
(一)、客户关系是实现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必要条件。
在研究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风险受控套利策略的决策问题后,接下解决风险受控套利策略的实现问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风险受控套利策略实现是通过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来达到的,而结构调整势必会影响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因此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如何协调管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的风险和客户关系,并加以整合和解决。
1、客户关系是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第三个关键变量。
银行客户关系是指为客户服务、给客户贷款和吸收存款的战略复合体。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客户关系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有两个关键的变量,一个是净利息收入,另一个是银行资本价值,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短期目标变量和长期目标变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短期目标为在银行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内使净利息收入最大,或在一定得净利息收入上,使其风险最小。因此,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良好客户关系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在实现银行经营目标过程中的第三个关键变量。
2、传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方法的缺陷。
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是以银行为中心,在控制银行资产负债组合风险的过程中,较小或没有主动地考虑其资产负债组合调整行为对客户关系的影响。这种管理的思维方式在银行信贷市场上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信贷配给”。银行在信贷中实行配给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风险管理。传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充分体现了“信贷配给”的工作方式。信贷配给是银行资产分散的一种工作方式。在特定时期,这种工作方式对银行控制违约风险是有作用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 以银行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只能适应市场力量不激烈、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客户融资渠道窄,银行在金融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经营环境。当金融市场相当发达,企业融资渠道增多,银行之间、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激烈,以银行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思维方式将难以适应。
3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念。
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即在不影响客户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短期目标和长期日标。风险是银行资产负债行为与之俱生的,管理风险并不是目的,而是因为对银行资产负债组合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有助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的实现。因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利率风险管理目标应是在维持客户关系的基础上使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资本价值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或在一定的利率风险水平下使两者最大,这要求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对客户关系和资产负债组合风险控制进行协调管理。
(二)、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与客户关系在金融且一程框架内的整合与解决。
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风险控制与客户关系协调管理的新思路。
从维护客户关系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行为将更像银行资产负债行为分析框架中的做市商。银行在存贷市场上提出合理的买入价(即存款利率)和合理的卖出价(即贷款利率),贷款者或存款者在相应的价格下金融需求得到满足。这种行为方式将使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匹配更加突出。如何解决?答案是对资产负债组合风险进行更专业化的管理。信用风险是银行固有的、必须承担的风险。因此信用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系统性风险,通过有效的信用评估和分散化能减少。在利率多变的环境中,还会产生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一种总量风险,其风险与单笔资产或负债业务关系不大,与银行资产负债缺口有关。同时利率风险是系统风险,只能通过转嫁来减少。由于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性质不同,控制方式不同,这决定了银行对两种风险的管理目标不同。对于信用风险,银行必须承担一部分风险,银行不能也不可能全部分散掉,对于利率风险,银行可以不承担,也可以承担一部分风险。
2、套期保值是实现协调管理的最佳技术。
协调管理要求在不影响客户关系的条件下,对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的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实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构建这样资产负债组合最好的方法是运用金融工程的复制技术,利用金融市场上的基本证券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的利率风险收益特征(或信用风险收益特征)进行复制,然后运用相关的交易策略进行管理。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衍生市场上从事套利、投机和套期保值交易。
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与套期保值的关系。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管理和套期保值是两种风险管理技术,其
管理风险的基本思路是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中的风险分散化。所谓风险分散化是指
通过分散化的投资在投资组合内实现对冲。而对冲是指投资组合内风险资产的未来收益变化不是全部完全正相关的,其各自的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会彼此相互抵消。当把负债当作一种负资产(即资产空头)与资产构成一个资产负债组合时,应设法使资产组合收益的不确定性和负债组合收益的不确定性形成对冲。因此,资产负债管理和套期保值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利用组合分散风险原理来构建对冲组合。
所以银行所有者、监管者和未保险储户应提供适当激励以鼓励银行管理者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进行套期保值。
五、对一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实践的思考
通过全文的研究,我们认为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的理论问题、方法
论问题和策略问题都可以在金融工程技术框架内进行整合,并在该框架内得到整
体性的、有效的解决。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有两个最本质的特征:其一,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方法。其不仅要对长期和短期目标进行协调管理,还要对风险控制和客户关系进行协调管理:不仅要对资产负债组合进行全面管理,而且要对管理的决策问题、实现问题等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其二,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关注三个关键变量:净利息收入、资本价值和客户关系。
金融工程技术分析问题的原理和方法,创新金融产品的工艺技术和方法,以及运用金融工程技术设计的交易策略和交易手段完全可以用来解决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的问题。
将金融衍生工具引入银行资产负债组合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其目的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虚拟性、灵活性构筑一个包括银行资产、负债及由金融衍生工具虚拟出来的“资产”或“负债”的满意组合。
参 考 文 献
1、文硕,《审计发展史》,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
2、"国有股减持"课题组,《国有股减持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3、陈武朝 郑军,《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需求的特点及其影响的探讨》,《审计研究》200年第1期
4、李利明,《当银行成为企业》,《经济观察报》2002年2月25日
5、同2
6、黄玲仁,《浅谈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的发展趋势》,《商业研究》200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