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与评估——以“教科版”教材为例(四)
                  
 第6章的知识点主要以运用为主,本章练习题以实际运用和操作为主
 第7章的知识点主要是理解型,本章练习题主要是应用题
 2、练习题题型分析
 下面,从考察学生的角度,将练习题按以下3个维度(A:了解B:理解C:迁移)进行分析统计
 表4:各种题型在各章中的分布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二章
信息获取 第三章
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 第四章
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第五章
多媒体信息加工 第六章
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第七章
信息资源管理
了解型 2            
理解型 2   2   1   3
迁移型   3 1 2 2 2 1
  
 图5:各章题型分布
 三、总结
 (一)特色:
 总的说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和编排合理、科学,重点、难点分布恰当。特别是教材的人文性、学法指导和学习评价是本教材的特色。与其他版本的实验教材相比,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使教师的教学更有弹性。详见(图6)所示:
   图6: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评估和完善对策
 1、内容体系创新:
 以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评价”为线索,打破工具软件的束缚,贴近生活,提取不同工具的共同属性,创造性地建构教材体系;以技术知识、方法与应用为线索,强调技术过程与日常生活的一体化,增润文化教育内涵,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实现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构建
 2、适应差异
 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和工具选用上。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与评估——以“教科版”教材为例(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