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编号:KJ2220 文档字数:18681,附开题报告 摘要 鉴于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尚不完善,目前在借贷体系中仍旧是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很多小微企业或者低收入群体难以获得金融贷款,便转向P2P 等网贷平台寻求融资机会。P2P 网贷平台中借贷双方发生的是债权债务关系,是对现行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也是发展金融包容体系的重要基础。截至2015年7月1日,P2P网贷平台总量达到1946家,综合利率约为14.54%. 然而,P2P 野蛮式的增长创新也为金融监管带来极大挑战,一方面,P2P网贷平台经营模式呈现多样化,既有以拍拍贷为代表的中介模式,也有着异化的宜信模式等,担保模式或者债权转让模式,使得虽然 P2P 已纳入银监会普惠金融部监管体系中,但对平台的定位仍然争议纷呈;第二,P2P 融资平台的兴起也引发金融风险,比如 P2P 网贷平台容易产生非法集资风险,而对于贷款方而言,则为其提供洗钱犯罪的可趁之机。而在鼓励 P2P 作出创新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则成为 P2P 行业法律规制今后的发展走向。 目录 摘要 I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4 三、P2P 网络金融的特征与法律关系分析 5 (一)P2P 网络金融的含义与主要模式 5 (二) P2P 网络金融的主要特征 6 四、 我国 P2P 网络金融发展概况与监管问题分析 12 (一)我国 P2P 网络金融发展现状 12 (二)我国 P2P 网络金融存在的风险 13 五、 我国 P2P 网络金融监管的完善路径 17 (一)完善 P2P 准入与退出机制 17 (二)客户资金第三方管理模式 18 六、 结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3
|
| |
上一篇: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 | 下一篇:“营改增”所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P2P 平台 规范化 意见 | 2018-08-25 08:24:2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