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字数:6697
[关键词]盈余;管理手段;影响;动因分析;治理措施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摘 要]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是迅速的,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依然是不成熟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行政色彩较浓,如为国营企业融资、促进国企改革等。在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背景下,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加上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及与之配套的监管政策不完善,由此产生的盈余管理的滥用造成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很多上市公司为逃避监管、惩罚或谋求其他利益,在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方面大做文章。虽然在新的会计制度与修订的会计准则颁布之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仍刻不容缓。
一、盈余管理概述
1.1盈余管理的内涵
盈余管理定义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允许范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运用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或安排交易和事项等方式来实现其期望盈余,并通过财务报告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一种欺诈行为。
1.2盈余管理的基本类型
1.2.1利润最大化
1.2.2利润最小化
受到政治关注的企业在高盈余的年度,一般会采取这种方式。使利润最小化可以采用增加广告支出和研究发展费用等手段实现。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则在开发成本上采用成效成本法。所得税因素也是促使经营者采用后进先出法作为存货计价方法,以达到利润最小化的一个动因。同样,为减轻国外竞争的压力,经营者也会使利润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