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文档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465
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
经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我国上市公司无论在数量、规模、实力,还是运作和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完善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公司治理当中的很多问题都无法靠市场自身去解决,上市公司因运营不当、资金不足、偷税漏税等原因而倒闭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的秩序,并由此引发了自由市场的信任危机,导致股市动荡,上市公司筹资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市场的复杂性,以及制度、体制、法规等的不健全与执行力不足,上市公司存在行为不当,管理错位的空间与可能。因此,政府在公司治理过程当中的角色显得至关重要。市场经济规律和实践证明,经济的健康运行离不开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上市公司也是如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关系的基础上,了解上市公司的相关知识,明确地方政府在上市公司中的角色定位,根据地方政府为上市公司所施加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同时提出强化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行为影响的措施,为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字】 地方政府;上市公司;行为影响
绪论
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各地,一股企业在国际或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的浪潮汹涌而至。[郭小聪, 李业兴等著,地方政府与失业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125-130页]企业上市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工作,加快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是各地解决企业直接融资难,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完善公司规范运作的有效途径。地方政府是推动企业成功改制上市的加速器,为了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和示范带动作用,各地政府分别采取政策扶持、引导促进和协调服务相结合的措施,培育支持更多的优势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加快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政府管制政策与上市公司行为的关系,提高监管水平,强化对上市公司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