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文档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05
浅谈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对比分析
[摘要]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是两种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指资产在取得时为他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一般都是一开始根据取得时的交换价格入账的。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和自愿的条件下,熟悉市场的当事人进行资产的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在对比分析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特点、优势劣势、异同、矛盾与统一的基础上,指出历史成本的不足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及其发展。
[关键词]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 会计实践
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及特点
历史成本是指取得资源时的原始交易价格。在直接现金交易时,历史成本表现为付出的现金或承诺付出现金;在非现金交易时,历史成本则表现为被交易资产的现金等价物。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是以原始成本作为计量属性,且把历史成本看做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在这种会计模式下,所有的经济业务和事项,都以原始成本为入账标准。所有的资产都按原始成本转销。各类权益都以业务发生时实际收到的或承诺支付的货币数量计价。产品成本也按原始成本计算。
历史成本会计最大的特点是面向过去。不论是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都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交易。第二,按历史成本计量是历史成本会计的根本所在,资产、负债、费用提供的事过去的历史信息。第三,遵循实现和配比原则决定收益一直是会计的主要特征并且构成整个会计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最后,历史成本会计是相对可靠的,因为一项资产或负债的成本通常是客观的,但是历史成本不随着市场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导致了其相关性不足。
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和负债在公平的情况下,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