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文档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99
小企业盈余质量问题浅析
企业的发展必须转到重视经济增长质量,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走一条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效益高,依靠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会计盈余对投资者、债权人具有重要的决策价值。盈余质量是指企业盈余的优劣程度,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开展的各种经营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的结果,部分企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商业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资格、偷漏税等原因,会粉饰会计报表,调节盈余。因此,所学理论,根据本地区乡镇企业的经营及财务指标分析,提出如何分析和识别企业的盈余质量优劣程度的基本思路。
一、盈余质量分析的必要性
1、从会计本身的特点分析。
传统的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在于前者不是以现金实际的收支期间作为确定收入或费用的期间,而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作为确认期间,于是产生了许多待摊和应计项目。会计利润中也就包括这部分应计项目,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人为地调整应计项目的确认期间来影响会计利润的大小。另外,会计利润的计算过程中许多项目都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在内,如开办费、固定资产的摊销期间,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估计项目来调整会计利润。
2、从我国的会计准则分析
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还不完善,对于许多特殊项目尚缺乏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来调节利润。即使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本身也存在缺陷,会计准则具有时滞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事项或交易,在会计准则中都没有相应的规定。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会计准则的漏洞来粉饰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总之,企业管理层为了自身的利益,在法律和准则允许的情况下,总是趋向于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盈余数字,以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涉及盈余质量的因素
1、会计政策与盈余质量关系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或已存在的会计政策在一个比较自由的问题上运用方式的变化。这项会计变化可能是企业经济状况发生变化的一个信号或者进行会计变化仅仅是为了创造更高的盈余增长率。我镇乡镇企业均是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