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文档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449
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摘 要]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是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减少冲突与矛盾,提供企业绩效的评价标准,便利企业考核和强化内部控制。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企业 全面 预算管理
一、前言
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总体计划,它将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用货币形式表示出来。全面预算的最终反映是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和其他附表,主要是用来规划计划期内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财务结果。全面预算可以按其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分为财务预算和非财务预算。其中财务预算是关于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非财务预算主要是指业务预算,用于预测和规划企业的基本经济行为[ http://www.chinaacc.com/tougao/article/2007/12/496425335027221700210640.html,《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罗时峰]。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是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减少冲突与矛盾,提供企业绩效的评价标准,便利企业考核和强化内部控制。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随着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已经实施地全面预算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没有有效的激励与配套措施,缺乏规范操作等。这导致了一些企业预算管理的效果不太理想。
1、认识不足。企业往往为预算而预算。有些企业的管理层虽然认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作用,并能把它作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但对预算到底应是什么样子,如何安排和实施预算,即感到模糊。实施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非衡量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企业应将预算管理作为检测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具体手段,重点不在于企业有无预算管理制度,而重在预算管理是否有效实施和落实。
2、预算编制不规范。首先,预算偏离公司战略目标。企业战略与科学预算的关系是相互相成的,科学预算是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有力保障。但是企业预算经常和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脱节而形成短期行为。其次,预算等同财务预算。很多企业将全面预算管理等同于财务预算,并存在单独让财务部门完成全面预算管理的情况,这些必然造成全面预算管理缺乏各级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最后,预算指标体系不够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应当整合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其指标涉及到各个方面,可是现有很多企业全面预算指标不太全面,这使全面预算在实践中遇到很大困难。
3、预算执行混乱,轻重不分。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很多企业未能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网络以及科学的管理程序,缺乏监督,执行的随意性很大。项目资金互相挪用,投资与成本随意调节,造成编制的预算与执行的结果偏差很大。而且,预算调整权力也没有相应的制衡机制,超预算或无预算的项目可能因为预算调整权的滥用而照样开展,使预算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预算缺乏有效的考评与激励措施。期末预算考评和相应的激励措施直接影响到有关部门和员工执行预算的积极性。因为受到预算计划绩效与执行绩效的矛盾、事后操纵预算结果等影响,企业在预算考评时不够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