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文档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984
谈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会计电算化代替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在分析会计电算化的诸多问题后,提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一、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形势和基础比较好,基本完成手工会计记账向电脑会计记账的转变。随着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管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人员素质逐渐提高,操作水平日益熟练,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加强,显示会计电算化已向优良、稳定、科学的方向发展。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不少企业在思想上还没有认识到运用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由于会计电算化在我国起步的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还不长,所以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对电算化的认识还很肤浅。他们应用电算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和提高会计核算效率,他们没有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也未能从根本上意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导致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及时、不充分,从而使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和管理服务中的作用性大打折扣。
二,缺乏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需要大量既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同时又懂得会计知识的全面人才,但这样的人才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会计,而是根据企业实现不同电算化方式,对 电算化人才的要求也有所区别。然而,我国不少企业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的,即使有一部分人经过培训,通过了会计电算化考试,也仅仅只是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他们对财务软件处理会计数据的许多功能还不能灵活运用,也不能熟练地运用会计软件去对财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也就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各方面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三,我国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降低了会计工作所要求的职务相分离,职权不相融原则的重要性。实施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的高度集中,致使许多在传统会计中的许多岗位合并,也使手工记账的一些手续能够合并在计算机上统一执行;也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的大大减少,从而使一些不相容的职务得不到分离,降低了工作人员相互牵制的效力;并且由于岗位设置混乱、权限不明、串岗操作,有的单位由于人手缺乏,将计算机的维护、数据的输入与修改、凭证的审核交给同一个人完成。这样就导致大多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遵循职权不相融的原则,也就大大增加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差错和作假舞弊的可能性。
四,企业财务会计软件本身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会计人员与计算机人员的分离,大多财务软件是由计算机专业程序员开发编制的。由于这些编制和维护财务软件的计算机人员对财务方面的知识知之较少,软件编制者和使用者之间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配合,虽然专业计算机人员编制的软件也能实现用户对数据的处理要求,但由于其对财务知识的欠缺,他们编制的软件在实际运用中集成化程度低、通用性差,使这些软件很难使用,并且由于计算机人员对会计行业特征和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充分,导致不少实行电算化的单位仍要会计人员对会计数据做部分的人工辅助工作。同时,这些会计软件大多也只是实现了简单的会计核算功能,仅仅是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并没有满足企业对会计工作的全面管理和预测要求,也就谈不上实现真正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五,会计电算化与审计处于脱钩状态,各类审计组织在审计过程中极少运用计算机技术,同时审计软件开发速度跟不上会计软件的开发,并且相关审计准则的制定及计算机审计实务工作也滞后于会计工作的发展,这都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同时由于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能够不留痕迹地被篡改,当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某些安全漏洞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三、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一,首先应增强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以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不仅减轻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二,应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各级业务人员能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和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另外,还要抓紧对电算化管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促进企业电算化管理的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完善。既要重视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的人才培养也要重视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后续教育。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操作系统不断升级,所使用的财务软件也存在升级、追加新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这都要求企业应不断适应社会形势变化发展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的再教育。
三,加强企业的监督管理来增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人员职责分工,对各类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权限资格进行严格的控制,保障电算化会计信息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转;建立操作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哪些人员能上机运行系统,哪些人员不能上机运行系统,确保有操作权的人对系统进行操作,避免非法操作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破坏等不安全现象发生。
四,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将会计电算化引入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现行单位会计软件虽然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内容简单,功能不强,不能适应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点,为财务管理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增加具有管理性功能的模块,如设计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差额分析、图表分析等财务分析模块,资金需求供给预测模块,等等。并且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