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1. 经济环境变迁背景下会计要素概念的演变
2. 主要影响因素及问题所在
2.1 影响因素分析
2.2 存在的问题
3. 会计要素概念的发展展望及相关建议
3.1 发展展望
3.2 想法和建议
4. 结语
内 容 摘 要
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各市场之间联系紧密,投资行为已不再拘泥于某一区域,投资者或者企业主体都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经济市场中,不断追求国际投资机会和合作商机。因此可以说,任何交易行为的发生都极有可能影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此背景之下,建立一套统一、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减少准则差异,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对会计要素概念的不同界定以及变迁进行探讨,并试图通过经济环境变迁的视角来呈现会计要素概念的发展历程。
关键字:经济环境,变迁,会计要素,思考
会计要素概念研究
0. 绪论
会计要素的内涵和外延构成会计理论体系,因此,研究会计要素概念具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够进一步完善会计要素结构,还能推动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其次,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按照一定特征和规律归类的结果,会计要素通过会计方法,对外向会计报表相关者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因此,推动会计要素概念的成熟发展,能够提高会计报表的信息质量。从另一个研究角度来讲,会计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重要砖石,会计要素通过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呈现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价值性的决策信息,最终促进会计目标的达成。最后,会计要素概念的演变促使会计理论研究适应口益变化的经济环境,为企业经营者和投资决策者提供更加可靠、准确的决策信息。因此,会计要素概念的向前推进能更好地指导会计实践。
1. 经济环境变迁背景下会计要素概念的演变
我国早期对会计要素概念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资金占用等于资金来源观念上,会计要素概念受经济体制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要素概念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会计要素概念的发展受当时经济环境制约。
之后,伴随着80年代经济的开放下会计工作的展开,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我国会计研究人员在借鉴国外会计研究成果基础上,着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立了适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的会计要素概念。虽然相对国外会计要素概念的发展历程,我国会计要素的发展历程较短,但是通过我国学者的不断努力,会计要素概念的发展不仅取得了一定丰硕成果,还制定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中国特色的会计要素体系。目前我国会计要素的概念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发展后,己经在在不断更新协调下基本向国际趋同。按照我国经济环境变化角度,具体的会计要素概念发展过程分析如下:
此时,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全民和集体单一的公有制形式为主的,私有制体系下的会计要素如“资产、业主权益”等概念不适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因此,会计要素上支持“资金占用二资金来源”的观点。由此可见,会计要素概念受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果,会计要素概念也进入深入发展的阶段。伴随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我国会计要素基本形成。随着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我国经济的融合在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中,因此,会计要素概念的定义趋向国际的定义,但也有不同。
2. 主要影响因素及问题所在
2.1 影响因素分析
2.1.1经济环境因素
(1)经济体制
不同经济体制下,会计要素概念的发展是不同的,这是由于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运行方式的差异而导致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归国家所有,企业的“投资者”都是国家,投资的形式单一,资源均来源于国家,因此会计要素中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等要素概念失去了现实意义。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要素概念得到了发展,并且在会计理论下,我国会计要素的发展在吸取国际经验的同时,坚持了中国特色。
(2)经济发展水平
另外,经济环境的良好发展带动教育水平,经济学等其他基础学科得到了发展,而会计要素概念的深化正是汲取了各方面的理论。例如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出现充实了成本要素和费用等要素的研究。最后,经济因素影响了法律法规的完善,促进了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蓬勃发展,使得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因此,作为指导准则制定的会计概念框架或者称为指导准则为会计要素概念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3)经济新内容
新经济环境下金融市场的发展,将金融资产概念扩充到了资产的内容。这些基本要素的发展充实了会计要素概念的内涵,资产以及其他会计要素概念越来越趋向于要素本质,要素的确认条件和次级分类愈加明细。可见,每次经济内容的新变革都会给会计要素带来新鲜的血液,充实会计要素概念的内涵。
2. 1. 2受经济环境制约的其他因素
(1)经济环境背景下的会计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规模的成熟发展,企业主体被看做独立的经济行为个体从事经济活动。因此,在会计主体假设下,确定了经济活动中企业主体和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在会计要素概念中,所有者权益概念的形成基于会计主体理论的提出,并且还影响着权益的定义以及收益的确认。
(2)经济环境影响会计目标和信息需求
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经济环境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总所周知,收益与风险并存,高收益代表着高风险。因此,追求利益的同时,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提高了使用者对信息质量的高要求,在会计要素计量方面,收益的确定和计量方式也体现了这一原则:只有商品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才确认收益,而所有权的转移的实质是,这项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则不再为企业所“控制”,进而产生的“经济利益”不会流入该企业。
(3)经济环境差别和经济一体化
首先,会计理论的制定,包括会计要素概念的定义都受主观的影响,而具有主观动因的会计制定机构和影响会计理论制定的理论集团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会计要素概念的制定。会计准则的选择存在一定的成本,打破传统会计习惯需要付出代价。譬如国际会计准则目前还没真正得到趋同的原因就是准则的制定对每个国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利益构成影响。各国国家利益制约着会计准则的发展,因此会计要素概念在各个国家中存在差异。
2.2 存在的问题
2. 2.1国外会计要素概念存在的问题
(1)资产、负债与权益概念的重新审视
会计要素概念的重新审视需要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分析,当前的经济环境可概括为:进入新经济时代以来,经济市场取得了蓬勃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当前的经济特点是金融业的发展从起步开始短短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金融资本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尤其明显,例如美国证券市场、金融工具的成熟。在此背景下,金融工具由于具有规避风险的能力以及收益高等优点,受到了商人和投资者的追捧。然而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的存在,金融工具的不稳定性和过度的投机行为,为企业带来了风险,也为会计计量和会计要素的确认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监管的放松也加剧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一旦成为财务报表的信息提供对外披露就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例如,美国的安然事件,正是在如此的经济背景下发生的。
负债的定义也同样存在质疑,负债中也有无法考量的“可预见的”,这种“可预见的”如何才称为可预见呢,是否容易有主观因素的掺杂。另外,负债的现实义务指的是法律上的约束,那么道德上的义务算不算企业的负债呢。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可持续发展受到了重视,对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成为当今经济环境发展的新课题,因此,负债概念的拓展有待进展。
最后,在会计要素概念中负债和权益的界限不清晰,负债和权益都是企业资金来源,索取权的一方都是指向的企业,并且都和企业的资产存在关系。①那么单独地定义负债和权益是否有必要。
(2)收益概念及确认条件的分歧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应该仔细思考收入的确认以及计量,更加准确的收入概念和计量确认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会计和审计风险。在目前环境下,尤其是经济危机的时代下,物价水平的波动成为了一大难题,由于成本和物价或者市场价格导致波动而产生的收益,该不该确认和如何确认成为了争论的焦点。例如,目前石油价格的波动容易导致很多投资账面价值的不稳定性。另外,由于当前收款支付方式,以及新经济内容的产生,收入对象下所包含的经营内容的过程和方式多样复杂,如何界定也是收入争论的一方面。
考虑到现如今的环境,收益概念争议比较大的地方是收益的范围以及确认和计量的方法上面。收入的概念在会计界一直没有取得一致的结果,广义上的收益概念指的是经济利益增减、流入流出的平衡结果,其中包括了利得和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收入,但是单单定义广义的收入不能对具体的利得和收入加以区别,毕竟两种收益在会计交易上有着不同的性质,需要区分出来。这一点,十分符合当前经济的发展情况。但是如果将营业收入意义上的“收入”确认为会计要素的概念,则使得会计要素各概念失去了平衡对等的关系,并且相对狭小的收入概念并不能全面的衡量地企业的资源流量的过程。
另外,收入是衡量企业营业成果的指标之一,对信息使用者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经济环境的口益复杂,交易的繁琐和新经济内容的出现,使得收入确认变得很复杂。收入的确认受会计期间假设的制约,会计收入存在时间点的限制,本期的会计收益增加对下一期间不具有影响,因此,由于收入确认上的分歧,能够产生推迟确认操纵或主观调解利润的可能,这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2. 2. 2国内会计要素概念存在的问题
(1)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概念
我国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要素中的资产和负债要素的定义基本与国际趋同因此,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也有上述的争议。除此之外,资产要素的定义中“控制”的界定就能包含“拥有”,拥有是控制的一种情况,因此拥有的界定存在具有一定的累赘。并且,未来经济利益虽然解释了资产的基本定义和特征,但是由于会计要素计量选择的约束,此定义的阐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揭示资产的本质。而且该定义的界定存在风险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另外,由于新经济内容的发展,新的资产内容超过了现有的会计要素定义,例如上面提到的商誉和人力资源等由于会计计量方式的失败,不能被定义为企业的资产。可以说,概念的界定没有及时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要素概念的本质发展受到了限制。
在所有者权益定义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几乎一致,都是将所有权表示为“剩余权利”,这种定义体现了所有者的产权,虽然能够清楚的表达会计等式,但是由于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像资产和负债要素能够计量,权益的定义一直没有满意的成果。正如有的学者认为“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仅仅涉及了权益要素的计量方式,没有触及到权益的性质与本质。”
(2)收入、费用和利润概念
收入和费用概念的争执点在于采用广义还是狭义定义,我国会计要素概念中采用了狭义的收入概念,既为正常经营产生的利益流入,有些观点则认为狭义的没有全面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并且在定义中出现的“口常经营活动”在运用和确认中操作性相对复杂。
利润要素概念的设定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会计要素概念发展,其目的是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结果和盈利能力,显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结果。但是作为会计要素之一,利润不像资产和负债等要素能够单独的计量与核算,在实际的经济交易上缺乏根基。并且,利润要素能够通过收入和费用衡量出来。
3. 会计要素概念的发展展望及相关建议
3.1 发展展望
(1)资产、负债和权益概念的未来展望
在新拟草的定义中,首先明确了资产是一项经济资源,既具有稀缺性又能够产生现金流,揉合了资产的经济和会计学含义。该定义一方面诊释了企业所拥有的特定资源,另一方面又揭示了资产的本质和主要特征。相比未来经济利益和资产资源论,新发展的定义具有全面性和本质性。其次,该定义的另一优点是确立了资产负债日的时点(Present),摒弃了过去或者未来的不符合逻辑的界定。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金融衍生资产常常以远期交易的方式体统经济利益流入。这种观点也是为了给未来计量方式和披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之外,新定义也舍去了具有争议的控制一说,而是将其描述为权利或者排他的拥有权(Right or Access),这种权利是专有的、排他的。以上的发展变化促进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的提高,使得会计能够能好地服务与当前的经济环境。
(2)收益确认的未来展望
为了减少现存收入确认中存在的缺点和分歧,提高收入确认条例的可比较性,联合项目在第六阶段对收入确认进行了讨论。08年工ASB和FASB发布了客户合同收入确认的初步意见,截止11年发布了最近的讨论稿。在讨论稿中,讨论了收入确认的条件,认为收入确认应该首先确认合同(与客户签订商业合同),确定每项行为的义务,并且通过确定交易价格来计量收入,最后将交易价格分配到合同中的义务。讨论稿指出,当企业主体完成(满足)了义务就应该确认收入,具体来说,就是当(合同中)承诺的商品或者劳务发生了转移,并且客户(合同的另一方)获得了该商品劳务的控制权。
3.2 想法和建议
3. 2.1资产和负债
关于资产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企业主体的现时经济资源,企业主体具有排他权首先由于会计是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所以其定义应该体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主体所拥有的经济稀缺资源。在市场的资源配置中,企业主体通过对资产的运用体现其经营的意义。其次,通过所有权或者控制进一步体现企业主体和资源的所属关系,而这两者应该在企业编制报表时同时具备。
关于负债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企业负担的一种经济义务。首先从权益所有者的角度来讲,负债是一种权益,而对于企业主体而言,负债是一种受法律制约而需要履行的责任或者义务,而结果是导致企业主体经济资源的减少。为了能够进一步统一两者的定义,体现资产与负债的关系,显然“经济义务”更加合适。
3. 2. 2收入和费用
会计要素概念的定义是为了更好地提供财务信息,揭示企业资本运动的本质,为经济社会提供良好服务。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收入形式多样复杂。并且,当前国际化经济是大环境,会计准则的趋同是未来发展趋势。因此,本文认为有关收入和费用的概念应该采取广义的涵义,可参考国际会计要素概念的设立,采用收益的概念,然后在次级要素或者解说中阐释收入和利得、损失等的涵义与界定。
3. 2. 3利润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中,经济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成功,在持续的经济发展中,企业的效益得到率先的重视,因此,有关能够直观体现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和词条引得更多的关注。从此方面来讲,虽然利润要素概念的设立在不同资产和负债具有交易基础,但是利润要素能够更直接地体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情况,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因此,会计要素概念的发展应该具有自己特色,服务于当下的实际经济环境。利润要素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需求,虽然利润要素的设置对于投资者而言,利润要素在投资决策上,更加具有参考价值。这一观点也符合当下经济发展是第一要素的时代背景。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升,经济水平己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程度,人们更加开始关注经济质量的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和谐相处。所以,从未来的发展角度来说,企业主体和投资者不再片面的强调企业的经济成果和直观数据,更过的关注将倾向于企业的平衡发展。所以,从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国际会计要素概念的发展成果来考虑,我国会计利润要素的设立可以参考国际会计要素的设立。这一未来发展变化的想法,也是符合未来的经济环境发展趋势。
4. 结语
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各市场之间联系紧密,投资行为已不再拘泥于某一区域,投资者或者企业主体都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经济市场中,不断追求国际投资机会和合作商机。因此可以说,任何交易行为的发生都极有可能影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此背景之下,建立一套统一、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减少准则差异,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已经势在必行。
参 考 文 献
[1] 余建. 民国时期引进西方会计制度探析[D]. 江西财经大学 2013
[2] 王丽. 关于会计目标的几点思考[D]. 山西财经大学 2012
[3] 黄爱华. 我国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历史研究:1949-1978[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4] 刘庆. 我国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 2012
[5] 金呈鑫. 会计要素概念相关研究[D]. 辽宁大学 2012
[6] 巨超. 民国时期会计思想探析[D]. 江西财经大学 2010
[7] 徐捷. 会计计量属性在各项会计要素计量中的应用研究[D]. 西北大学 2010
[8] 张金硕. 环境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及实证分析[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9] 刘文文. 中国会计历史原创性研究[D]. 天津财经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