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一 应收账款概述
1应收账款的成因
2应收账款的特征
3对企业的影响
二 企业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1 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2 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3 存在问题的原因
三 案例分析
1 案例阐述
2 案例分析
总结
内 容 摘 要
应收账款指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与货币资金相比较,应收账款具有流动性差、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是公司财务分析与评价的重要数据。 本文从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应收账款在核算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
一 应收账款的概述
1应收账款的成因
(1)企业外部原因
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企业故意拖欠账款。我国缺乏有效的社会信用监督机制,对违背信用的商户监管力度不够。法院对已生效的判决执行力度不够,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
(2)企业自身的原因
1企业缺乏风险意识,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造成产品积压
2企业对客户了解不足,重视不够,管理过程中出现大量陈账,呆账。没有足够的对账依据从而形成坏账
2应收账款的特征
应收账款是每个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商品与劳务赊销的产物,是企业以信用方式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被购货单位、接受劳务单位所占用的本企业的资金,属于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
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
应收债款是指流动资产性质的债权
逾期应收账款要计提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可以向银行保理,提现
应收账款按实际发生的金额记账
3对企业的影响
1持有应收账款的成本增加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巨额的应收账款会占用公司大量的资金,丧失其他的投资收益,机会成本的大小与公司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数量密切相关,占用的资金越大,机会成本越高。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
企业为管理应收账款而发生的费用支出,主要为收账费用和调差费用,收账费用包括经办人员的差旅费,信件信函,电报,电话等费用支出。
(2)缺口资金的组织成本
巨额应收账款的存在,势必会给公司带来资金周转的负担,特别是当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时,这种负担会更加沉重。
影响到公司形象,降低在市场上持续融资的能力。对于上市公司,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存在,多表现为利润的虚增,一旦提高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或足额计提坏账准备,会导致上市公司突现亏损或盈利大幅下降,导致股价暴跌,影响公司市场形象
2虚增公司的帐面利润
按照权责发生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计入当期收入,所以公司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因此,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销售收入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3大量现金流出,削弱了支付能力
企业发出商品,贷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贷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为了追求表面效益,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导致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二 应收账款的现状分析
1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1赊销比例逐年上升,应收账款占用资金高居不下
2企业之间互相拖欠严重,流动资金不足。造成许多企业应收账款难以回收
3在发达国家,企业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但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
2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1) 产品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开发的新产品要满足市场需求,必须重视研究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消费者遇到的问题,不是进行简单的市场投放,而是要重点研究策划方案
(2)在赊销前存在的问题
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销量,打开市场,会采用赊销的方式与客户开展商业往来,在往来的过程中也包括了折扣问题,例如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问题。商业折扣是一种折价销售,现金折扣是为了鼓励客户提早付款而采用的一种收款政策,无论如何,这都是企业在利用商业信用开展商业往来。但是企业在确定客户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初级阶段,商业信用体系并不似发达国家那样完善,法律保护也比较薄弱,企业在确定是否赊销以及确定折扣政策时必须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将客户的情况调查清楚才能进行赊销。但有些企业为了追求销售量,经营者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对客户的信用调查上,往往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派有关人员展开调查就同客户进行商业往来,这样做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账目上销售量逐渐扩大,但是利润并没有随之有所提升。安全边际额减去其自身变动成本后才是企业的利润,盲目扩大销量并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利,这是企业的一大误区。另外,盲目进行赊销也容易导致呆账、坏账的发生,而且盲目为了扩大销售,给予对方折扣,并不一定会为企业带来应有的利润,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严重的情况下企业很可能被应收账款给拖垮.
(3) 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应收账款催收不力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的问题屡见不鲜,这也不利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发生应收账款后,企业应该及时进行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进行对账,进行核实,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冲减坏账准备金。因为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再加上业务复杂,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并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另外,对于应收账款的问题,在内部审计中不容易被发现,这很容易成为会计人员作弊的工具,造成企业资产流失。而且企业往往不会有专人关注应收账款,及时去催收应收账款,导致应收账款累计越来越多,即便对方商业信用下降,还款困难,企业也很难及时察觉。从企业内部绩效考核方面来看,企业的考核制度并不合理,目前营销人员的工资是同自身的销量相挂钩的,这样,企业就只会注重销售额,销售人员也会为了提高自己的工资努力对外赊销,进而企业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再加上催收力度不够,坏账也越来越多,就会造成企业拥有高销售额但是低利润的局面。而这些情况使得企业的营业周期延长,导致企业现金短缺,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循环,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基础的合同管理存在问题
企业对于逾期应收账款应该加强催收力度,而最根本的就是企业在同客户签订合同时要有书面的协议,按照合同的要求合理保障自身的权益。而企业往往为了扩大销售量,特别是和经常往来的客户达成口头协议,而并没有在合同中予以反映,这往往导致了逾期应收账款的发生。另外,对于逾期应收账款,企业可以对外销售给金融机构,可以尽快收回现金,减少财务压力,但是企业也应该衡量利弊,在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让售,盲目的减少财务压力对企业的发展是也十分不利的。
3存在的问题原因
(1)企业有违规行为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时间较短,法律不健全,一些利用可乘之机恶意诈骗货款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趁企业改制之机,钻法规的空子,或破产、或兼并、或重组将资产转移,而债务则由严重资不抵债的原企业承担,造成企业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在执法上,受地方保护关系网及执行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影响,往往是官司胜诉了,但货款却收不回来。
(2)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企业存在管理分工不明确,出现交叉管理现象。企业领导人没有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企业营销中往往把扩大销售量放到第一位,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特别是国有企业对领导人的考核,过分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等,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坏账发生额等指标考核力度不足。
(3)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混论
企业的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配合,造成应收账款清收不及时;有的企业没有建立或坚持定期清查对账制度,长期不同客户核对往来账。由于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通过定期对账就会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否则就可能造成债权债务方账面金额不符,给清收货款带来很大困难。有的企业没有建立坏账管理制度,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账龄甚至多达几十年,而这部分资产其实早已经收不回来了。
4 存在问题对企业的影响
应收账款是资金流通的缓冲形式,但是,大量的应收账款存在导致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不合理占用,也会影响商品流通的顺利实现,从而影响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企业再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贷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而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不能采取相应措施,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如果应收账款被长期拖欠,既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与有效利用还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支出和未催收欠款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如果应收账款最终成为坏账,企业将遭受更大的亏损,
三 案例分析
1 案列阐述
甲公司从事机电产品制造和家电销售的国有中型企业,资产总额4000万元,应收账款1020万元,占总资产额的25.5%占流动资产的45%。近年来企业应收账款高居不下,营运指数连连下滑,直接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上述状况除了商业竞争的日愈加剧外,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是主要原因。
会计事务所对甲公司20xx年度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在审计过程中根据获取的不同审计证据将该司的应收账款如下分类:
账龄长且原销售经办人员已调离,其工作未交接,债券催收难以落实,可收回金额无法判定的应收账款300万元。
商业被骗损失尚未作账务处理的应收账款60万元
账龄较长回收有一定难度的应收账款440万元
未发现重大异常。但期后能否收回,还要待时再定的应收账款220万元。
2 案例分析
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环节存在问题
企业未制定详细的信用政策,未根据调查核实的客户情况,明确规定具体的信用额度,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并经授权审批后执行赊销,而是盲目放宽赊销范围,在源头上造成大量的坏账损失。
对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比较薄弱。企业没有明确规定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结算负有检查监督的责任,没有指定应收账款结算监督的管理办法
企业没有梳理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加大了坏账风险
企业没有明确规定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美欧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合同,发运凭证等原始凭证的档案管理制度,导致对应收账款损失或长期难以收回的情况无法追究相应责任。
此外甲公司财务部门未定期与往来客户通过函证等方式核对账目,无法及时发现出现的异常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应贯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开的原则,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完善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对客户信息的管理,企业应充分了解客户的资信和财务状况,对长期,大宗业务的客户建立包括信用额度使用情况在内的客户^^文档,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财务监督管理,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监督催收制度,定期以函证方式核对往来款项,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反馈给销售部门并报告管理层
加强对赊销业务的管理,制定企业切实可行的销售政策和信用制度管理政策吗,对符合赊销条件的客户方可按照内控管理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赊销业务。
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的目的是节约企业再应收账款上垫支的流动资金,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资金利用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流动资金用于生产。应收账款日益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企业要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主要应在健全信用政策管理和加强内部控制反面下工夫,只有抓好信用政策的管理,严格控制应收账款投资,才能减低投资风险,使坏账损失控制在较小方位内,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完善管理办法,积极清理旧债,严格防止新的呆账,坏账发生,把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损失从源头予以控制。
参 考 文 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千方百计的开展促销活动,扩大产品的销售规模和市场的占有份额。其中,赊销作为企业促销产品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已被更多的管理者所采用,对企业产品的销售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赊销也使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迅速增加,加上企业间互相拖欠贷款的现象日益严重,坏账损失也日益增多,导致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因此,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在目前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