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概述 2 (一)历史成本的概述 2 (二)公允价值概述 2 二、历史成本的特点 2 (一)历史成本会计的优点 2 (二)历史成本会计的缺点 2 三、公允价值 3 1、债务重组 4 (1)债务重组公允价值规定 4 (2)债务重组公允价值计量分析 4 2、持有金融资产 5 四、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异同 5 (一)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联系 5 (二)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区别 5 五、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6 六、 我国应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 6 (1) 缺乏成熟有效的市场环境 6 (2) 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 7 (3)面临企业高管人员和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挑战 7 (4)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 7 (5) 缺乏完善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 7 (6)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7 七、正确运用公允价值的几点建议 8 (1)提高市场经济环境,增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8 (2)提高财务人员职业素质,规范资产评估流程 8 (3)健全配套的监管机制,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保驾护航 9 (4)建立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和市场信息数据库 9 (5)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研究,逐步完善会计理论体系 9 (6)加强监管公允价值的计量 9 结 论 9 [摘 要] 会计计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职能,是会计信息准确性的关键所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计量属性上引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会计界一直对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孰是孰非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本文探讨了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本质内涵,通过比较分析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在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目标上存在的联系和区别,结合我国实际探讨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财务会计的“语言”是量化的信息,是以货币为量化单位的财务信息。会计计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职能,是会计信息准确性的关键。财务会计主要是以定期编报会计报表的形式,为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然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和相关,就需要有合理的计量属性。关于资产的会计计量以历史成本为主导的计量模式向以公允价值为主导的计量模式的过渡,成为近年来国内外会计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存在明显的缺陷,而运用公允价值的条件还不成熟。笔者认为,更深入分析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概述
会计计量中的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权衡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下一篇:会计诚信问题探索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会计 计量 历史 成本 公允 价值 权衡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