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1132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新解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新解0 一、杜丽娘的情0 二、《牡丹亭》的创作背景2 三、作者对人性的思考2 四、结束语3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新解 [摘要]:《牡丹亭》塑造的主人公杜丽娘,大胆追求自己的性爱与情爱,这在中国视“淫”为万恶之首的“无性文化”传统中,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原因何在呢?本文从《牡丹亭》的创作背景以及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等方面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牡丹亭》以其歌颂人欲和反对礼教上的深度、力度和高度,批判了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对人类正常情欲的压抑,从而肯定和歌颂了人欲,这标志着晚明社会个性解放思潮的高峰。通过杜丽娘的形象,休现作者超越时代的对于社会现状的思考。[关键词] 杜丽娘 情 汤显祖《牡丹亭》人性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文曲描写了杜丽娘因梦生情,伤情而死,人鬼相恋,起死回生,终于与恋人柳梦梅永结同心的痴情。如果从单纯爱情的角度考察,剧本的爱情就显得有些单薄,但当时却有“《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①,那么是什么使这部戏剧从一诞生就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呢?我认为,作者要写的决不只是一场爱情婚姻,而是更能引起人们共鸣的主题,才使这部戏剧经久流传。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新解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走进“太虚幻境”解读贾宝玉 | 下一篇:走入心灵深处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牡丹亭》 杜丽娘 形象 新解 | 2023-05-23 09:51:4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