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编号:HY3177 文档字数:9305,附开题报告 论东西方科幻小说的异同——以《西游记》与《哈利波特》为例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人物塑造方法的差异 2.1英雄团队成员分析 2.1.1哈利波特的团队 2.1.2唐僧取经团队 2.2 冒险导师的对比 2.2.1 邓布利多 2.2.2 观世音 2.3 超凡圣器的作用对比 2.3.1魔杖 2.3.2金箍棒 第三章 团队关系的差异 3.1人物关系设计上的差异 3.2内部矛盾解决上的差异 3.3人物结局处理上的差异 第四章中西方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差异 4.1出生背景的差异 4.2成长阶段的差异 4.3英雄结局差异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论东西方科幻小说的异同 ——以《西游记》与《哈利波特》为例 第一章 引言 如果问当下世界上最畅销的魔幻小说作品有哪些的话,罗琳笔下的《哈利·波特》当属其一。通过展现一个文弱的孤儿在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学习与生活,在不断磨炼中逐渐成长为战胜无恶不赦的伏地魔的故事,哈利波特这个会魔法的少年英雄形象被成功地塑造出来。而罗琳的这部作品通过图书、影视等多种渠道广为传播,赢得了全世界读者的心。反观通过神话志怪手法塑造单个英雄为主的中国作品中,除了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和明代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具有较大的影响外,再无其他作品能够广为流传,而西方以巫术和魔法的魔幻类作品一直层出不穷,这对于有着深厚文化基础的中国神话小说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针对我国神话志怪小说的研究已有80多年的历史,《中国小说史略》第一次命名了“神魔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并且对我国既往的神魔小说所产生的背景、情节模式以及题材来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三教同源”理论[ 南朝梁武帝萧衍所创。他在《舍道事佛文》中说,“道有九十六种,唯佛一道,是于正道其余九十五种名为邪道。”又说佛祖如来和老子、孔子是师徒关系,儒道两教来源于佛教,佛教为黑夜之明月,儒、道即拱月之星。三教同源说一面贬低儒、道,一面又以佛教包容儒、道两教,是儒、道、释三家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总结。]。由胡适所撰写的《西游记考证》一书对西游记的故事来源进行了详尽的推敲和考证,针对孙悟空以及其他重要角色的身世进行分析,并对吴承恩这部作品的主旨进行概括,为《西游记》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尽管针对《西游记》的研究有160多篇文章,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人物来源、人物关系、故事演化、人物性格、文学现
|
| |
上一篇:论林语堂的散文特点与文学传统 | 下一篇:论楚辞九歌《湘夫人》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东西方 科幻小说 异同 《西游记》 《哈利波特》 为例 | 2016-09-10 19:33:2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