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使用支付宝或网银在线购买,付款成功,三分钟内发到您填的邮箱里--付款金额50元。钻石会员可免费获取。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787
论李白诗歌语言风格的生成原因
[摘 要]李白诗歌之所以形成直率自然、清新质朴的语言风格,本文认为这应与其对乐府民歌语言着意的承继与创新、善于炼字煅词、巧妙运用散文化句式等有关。
[关键词] 诗体语言;汉魏乐府;炼字;散文化句式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诗坛巨擘。他以其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开拓了诗歌艺术的新境界,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为归除齐梁绮靡遗风,倡导清新自然、质朴直率的诗体语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 转引自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上册)》(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2月,第368页。],唐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对李白在诗歌语言革新方面的功绩给予了确切的评价。也正因此,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明窗数遍在,长与物华新”(《读李杜诗》)等雄才健笔虽多溢美却不虚夸,充分说明了李白诗歌与同时代浣花草堂流泻出的“诗史”有着不朽的艺术生命力而熠熠生辉于世界文学的宝库。
论李白诗歌语言风格的生成原因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