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998
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
[摘要]: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的浪漫主义基调是积极的,他的作品具有火焰般的热情和一泻千里的气势。由于他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导致了他思想的复杂性,作品中充满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积极向上的基调中又带有一些消极颓废的色彩。他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狂放不羁,强烈追求个人自由。他的诗中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使用了大胆的夸张、幻想等艺术手法,语言清新、质朴、豪放,并汲取了汉乐府民歌的语言和当时的口语色彩,感情充沛,瞬息万变,表现方式洒脱灵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李白 诗歌 浪漫主义
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 )。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境内 )。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 ,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起,他隐居庐山,但仍密切注视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后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坐系浔阳狱,第二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飘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
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