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91
浅析老舍笔下的悍妇形象
[摘要]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塑造了许多成功的女性形象,一类是圣洁的传统女性形象,一类是粗鄙泼辣的悍妇形象。从老舍先生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文化对女性的道德价值规范和内在欲求。从老舍先生对悍妇形象的塑造中,我们又可探究他的“悍妇观”以及对悍妇型女人所表现出的厌憎之情。老舍先生在创作中不自觉地陷入男性中心立场以及对男性霸权地位的维护有两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基于老舍先生所固有的复杂的文化心理结构,二是其童年记忆的影响与渗透。
[关键词]悍妇 悍妇观 男权意识
在老舍先生的自述《我怎样写<赵子曰>》一文中写到:“我怕写女人”,[曾广灿、吴怀斌:《老舍研究^论文》(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版,第529页
]而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这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圣洁的女性形象,如韵梅(《四世同堂》)、小福子(《骆驼祥子》)等;另一类是粗鄙泼辣的悍妇形象,如虎妞(《骆驼祥子》)、大赤包(《四世同堂》)等。本文就老舍先生笔下的悍妇形象的塑造来浅论其“悍妇”观及其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