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免费论文网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修改降重|
  • 职称论文|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开题报告论文
搜索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词句警人,满口余香”——浅谈《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色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学前免费论文网论文| 小学免费论文网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数学论文| 数学免费论文网范文| 心理学论文| 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论文
体育免费论文网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免费论文网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免费论文网| 学前免费论文网| 教育管理论文| 汉语言文学| 心理学论文范文| 中文专业论文

“词句警人,满口余香”——浅谈《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色

免费论文网提供本科专科自考硕士原创论文,MBA论文,MPA论文,职称原创论文发表及大量原创现成论文

销售价格:钻石会员免费

“词句警人,满口余香”——浅谈《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色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75

“词句警人,满口余香”——浅谈《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色

[摘要]:《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部作品,它思想先进,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王实甫使用民间口语时,很注意词语的斟别、挑选,很善于炼字,力求贴切形象,极富感染力的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趣;《西厢记》中成语运用的,使《西厢记》的语言既有严整之美,又具错落之致,文白相间,相得益彰;王实甫在《西厢记》中运用了很多的戏曲故事,是老百姓喜闻乐见奥妙之所在。
[关键词] 《西厢记》 王实甫   戏剧语言  口语   成语

 《西厢记》原名《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的杰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大型喜剧。它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的高峰之一。《西厢记》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中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

“词句警人,满口余香”——浅谈《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色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原创论文流程 相关论文
上一篇:“化丑为美”艺术手法的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作文教学的指导艺术初探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词句 满口 余香 浅谈 《西厢记》 语言 艺术 特色 2012-10-14 11:03:01【返回顶部】
发表论文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论文


免费论文网提供论文范文,论文代发,原创论文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0 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2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