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国际经济体系发生了重大调整和变革,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缓慢增长,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大冲击,经济发展陷入停滞、衰退之中,实力相对下降;以"金砖国家”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应对金融危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推动国际经济格局快逨演进,加速了世界多极化、力量均衡化进程。以新自山主义为核心的世界经济治理观念受到济多谅病,主流经济思想的地位面临挑战;凯恩斯主义在全球救市的行动中,得以顺利丨"丨妇,与新自由主义实现融合,共享世界主流经济思想的地位。在国际经济权力结构和经济观念结构变迁的基础上,国际经济制度也发生了重大调整和变革,国际金融制度日益完善,增强了国际社会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宵权;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WTO框架下的多哈回合谈判步履维艰,多边自由贸妨陷入困境,欧美发达国家另辟蹊径,大力推进新一轮区域自山贸易谈判,意在构建“全面且高水平”的经贸规则,主导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进程。
面对国际经济体系出现的重大调粮和变革,中国主动谋划,及时调整内政外交政策,积极应对,充分运用国际、国内平台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变革进程,推进其在有利于实现中国国家利益,有利于满足发展中国家价值、利益诉求,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方向上发展演进,以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不同的平台上,中国根据国际经济形势和不同层次平台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战略,以实现不同的目标。在全球层面上,中国积极参与利用二十国集团,推进其机制化进程,携手构建G20机制运行框架,提升议题设置能力,促进一.十国集团从金融危机的应急机制向促进经济合作的有效平台转变。推进各国宏观政策的协调,积极参与全球救市行动,关注贫分、发展问题。与国际社会携丁.建立了现代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为协调的财政和货币剌激措施,以及最为全面的金融业扶持计划,大幅提高了用于防止危机扩散全球的必要资源,向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注入大量基础货币,恢复市场流动性,刺激了全球经济复苏。并推动各主要国家建立相互协调的财政粮顿计划和退出措施,维护了世界经济问题,推进了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加强金融监管,提高了金融系统抵御波及整个金融系统风险的能力,有利于缩小而非放大金融和经济周期,降低经济对不迅巧的风险融资来源的依赖性,以及阻止过度的冒险活动,达到促进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和经济繁荣的目标;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促进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快对“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进行改革,为人民币尽快进入SDR货币篮了-提供了通道,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新兴经济体携手推进了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了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内的发言权。
在区域层面上,中国利用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有利地位和作用,率先推进中-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深化双方贸易合作和经济往来,增强政治安全互信,维护地区繁荣和稳定,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引领了东亚区域合作方向,加速了周边国家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同时,支持其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构筑“10+3”机制框架下的区域合作平台,增强了区域合作意识和互利共赢的理念,扩大了合作空间与潜力,为东亚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扫除了障碍。携手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努力达成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互利的经济伙伴协议,整合、优化东亚区域多重自由贸易安排,改变规则过多、操作易乱的现状,努力构建一个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区。在国内层面,中国启动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意在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打造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金融开放、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外商投资管理制度的国际接轨;推进“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监管服务模式,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兑换、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领域的地位。中国通过对二十国集团、东盟和上海自贸区三个层次平台的运用,有效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变革进程之中,增强了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能力,提升了国际影响,经济大国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广泛认可,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治理体系的核心成员。
二、经验总结和规律启示目前,关于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研究多参考欧美的理论和经验,其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变革进程的平台运用的解释往往缺乏说服力。本文通过全球治理平台:二十国集团,区域合作平台:“10+3”,国内创新平台:上海自贸区,研究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变革进程中平台的运用,从中总结了几点经验,发现一些规律,也许能够弥补现有理论和范式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平台运用解释的不足,为中国运用国际、国内平台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变革提供一些经验参考。第一,参与运用全球层次平台。中国作为迅速崛起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性经济平台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自身的目标要求和策略选择,以有效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实现本国利益。目前,全球性经济平台,如国际货币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大多是在美欧国家的主导下建立的,处于他们的掌控之下,其规则和机制主要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平台中,一般处于边缘化和无权的地位,无法实现与发达国家平等交流和对话,也缺乏有效参与议题设置、规则制定和机制推进等能力。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往往从国际大义出发,积极参与、融入现有国际经济组织或机制,两促其发展完善和调整变革。首先,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与协商,积极参与到现有经济平台的演变进程,与主导国携手推进全球性经济平台的发展和完善,维护国际经济体系的稳定、自由和JT放,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其次,加强与新兴经济体,尤其是新兴大国的互动与沟通,争取在相关议题上协调立场、达成共识、影响国际经济体系的变革进程,合力推进现有经济平台向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提升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第三,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现有平台对发展问题的关注,与国际社会携手减少贫困、消除饥饿,实现世界经济均衡增长。
中国通过这种方式,将本国的需求和目标融入维护国际经济体系稳定、自山、开放的国际大义之中,在携手加强世界经济有效治理,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经济发展、地位提升的目标。第二,参与运用区域层次平台。目前,中国参与的区域展次经济平台主要有APEC、"10+3”、上海合作组织等。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实力大大提升,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周边国家既希望搭上中国这趟高速增长的经济列车,享受中国经济外溢带来的红利,又担心迅速堀起的中国成为地区性威胁,往往拉拢世界大国,平衡中国的影响。面对这种形势,中国参与运用区域平台,不但具有加强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也有稳定周边,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的目标。因此,中国往往基于经济、政治、安全的综合考量,积极参与运用地区性经济平台,并表现出猪多灵活性,以推进区域合作。
一方面,中国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加快一体化进程,意在实现区域贸易、投资自山化,密切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营造有利于改革 放的周边经济环境,推动本国经济健康、快逨发展。另一方面,面对大国的牵制和周边国家的防范,中国坚持韬光养晦的对外经济战略,不谋求区域合作主导权。坚持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携T?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或是与俄罗斯共享上海合作组织的主导权,共同推进区域合作,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维护K域经济稳定发展。第三,创建运用国内层次平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建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雀会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自山贸易区等国内经济平台,以实现制度优惠或创新,加强与国际接轨。
一般国内经济平台肩负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符理模式创新、促进贸岛和投资便利化,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使命。在创建运用国内平台的过程中,中国往往坚持顶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推进改革开放,防止体制机制僵化、脱离世界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滑向闭关自守;又要保持全国大局稳定,在某些地区搞试点,通过“试错机制”探索符合中国改革 放道路的制度、模式和经验,并在全国其他区域推广、实施,服务我国经济增长。经过一些列经济平台的创设与应用,我国实现了全方位、多接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强了与国际规则接轨,提升了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变革进程的能力。
国际经济体系变革进程 国际经济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