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文档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803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态剖析
[摘 要] 大学生就业心态,如今已经是个社会问题。大学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着较高的自我定位,承载着社会、家长较高的期望值。近几年,受到国际经融危机的影响,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失业率逐年递增,这无疑让本来就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快更理想的找到满意、合适的工作,除了从外部的环境找原因,更要从大学生就业心理着手,通过剖析他们的心理,知道他们的确切择业需求,矫正错误的心态及观念,知己知彼。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理想和求职观念,更顺利的走向工作岗位。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 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就业,从以前的服从分配,到现在的自主择业,也是一个很大的跨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个高校开始了扩招。大学生从07年495万,09年600万,到现在2012年突破700万。然而与之相反的是就业率,75%,70%,到目前的40%。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最近几年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国家需要发展,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然而,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人口大学在2.7亿,大学校园大概在4000所左右,若中国要达到这样的规模,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和同在亚洲的韩国相比,我国也要办10000所大学才能与之看齐。我国的普通高校总共才在1000所左右,就算算上民办大学和成人教育,也不过才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然而,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那么,按道理来讲,我国人才贮备也同比增长。那为什么现在发展中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却成了大难题?我认为,这不仅仅与我国高校硬件设施有关,更重要的是和目前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心理状态有关。
二、大学生在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