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文档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463
大学生就业难经济学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高校的持续扩招,可以预测,在整个社会劳动力就业市场吸纳力相对不足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今后将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劳动就业问题中的新矛盾,它继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进城寻求就业两大问题以外的一个新的关注焦点。[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大学生就业【J】.北京:经济研究,2004(06):87-95]因此,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急迫性和重要性。本篇文档将系统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各种原因,探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针对这一现状及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难原因 经济学分析 对策
一、中国现阶段就业形势分析
经过十年的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攀高,每年均以50万以上的总量增加。04年高校毕业生280万,05年333万,06年423万…2012年达到680万,9年间增加了400万。相对于大学毕业人数的持续增长,大学生就业率却在逐年下降。07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75%,08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7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68%…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国家宏观调控及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机构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逐渐过渡到了当前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思维模式,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早已与现行毕业生就业机制不协调,长久的政府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不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渠道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