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文档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244
浅谈我国的宏观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支出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因此,财务政策是有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就我国情况而言,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它的内容和作用过程是大不相同的。在传统经济的条件下,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采取大一统的形式,内容单一,基本上是一个国民收入的统配计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财政政策已不可能再用大一统的形式统揽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及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调节经济的运行。这就是说,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财政政策的内容,而且增加了财政政策运用的难度。改革的深入发展,是理论研究大胆突破带来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是各项可行政策出台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政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理论能否付诸实践,是关系改革成败的决定因素。政策低效或失败往往是改革进程受阻或造成循环往复的重要诱因。我国当前财政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导向,财政政策主体间的摩擦,政策工具运用,政策传导机制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不仅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非常有助于中国实现长远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充分调动了国内资金,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大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加强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财政体系包括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