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的问题
二、对农村信用社结合实际地深化人事改革
三、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
内 容 摘 要
在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中,农村信用社改革与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农村信用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人事管理应引起重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逐步完善。结合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特点,给予分析并建议。
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中的
人力资源管理
农村信用社成立当初是由农民社员你一元我一角筹资组建的小型农村金融合作机构,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为根本的经营宗旨,服务农民社员,以帮助农民社员解决在农业生产中存取款和贷款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逐步发展壮大。
一、在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中,农村信用社改革与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农村信用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主要是: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权和责任不明确;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差,潜在风险仍然很大;农村信用社在服务方式、融资渠道和服务手段等方面还不适应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农村信用社存在问题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在涉及管理体制、产权制度等一些根本问题上,尚为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二、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在改革阶段,除了在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等方面逐步健全外,还要对农村信用社人事管理引起重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逐步完善。
(一)农村信用社目前的人事管理仅停留在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阶段。具体体现为:
1、纯粹的上下级关系的管理。忽视人的培养和能力开发,员工的成长还靠师徒之间的“传、帮、带”,专项的业务技能和素质培养方面组织较少;消极防御为主,把人事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处理威胁工作顺利进行的“头疼问题”上,制定各种防范性规定,缺乏启发人们产生积极行为的措施;重罚轻奖,致使员工怕受罚而不愿和不敢做没有充分把握的事,缺乏创造性,墨守成规;缺少必要的激励措施,致使员工对工作都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2、上级制定出了标准的操作方法,然后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严格按照该工作方法工作,再据此制定工作定额。
3、实行一种有差别的、有刺激的工龄、职务差别的工资制度,鼓励员工完成较高的工作定额。这样的工资制度体现不出工作的强度和岗位的责任性。
4、管理与操作相分离,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员工的各项工作均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墨守成规,缺乏创新。
(二)农村信用社的人事管理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应该破陈立新,科学地对待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员工的心理和社会的需求,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并认识到,在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因此,人事资源管理要开始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
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显著特征,对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1、员工不仅仅是生产成本,还是投资与开发对象,是一种资源。通过开发和科学管理,可以使其升值,创造出更大的甚至意想不到的价值。其次,关心如何从培训、工作设计与工作协调等方面开发人的潜能。开始从消极压缩成本到积极开发才能的转化。
(1)创造一种较为开放的管理模式。
①改变传统那种一把手一把抓,大事小事都要抓、都要管的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计划、任务指标等,让各部门的主管经理各施其责,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②关心员工的工作环境、工作需求以及心理需求,注意管理中的人情味和员工的满意度。
③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创新,认真对待员工提出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合理建议和办法。
(2)合理地岗位工作设计,配置合适的岗位人员。
不应一味地为了压缩成本,而减少岗位人员,过度的工作量只会使员工是为了应付完成工作而工作,这样的工作只是墨守成规,缺乏创新。
(3)强化在职培训和职业管理。
在职员工职后培训,着重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即培训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采取:日常岗位培训、本企业内脱产进修培训、企业与高校合作进行培训以及各种业余培训,提高员工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4)人力资源的管理。
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先内后外的人才选拔机制。如果企业内有空缺岗位,应尽可能从本企业富余人员和适合该岗位的员工中竞争优选,而不是优先从社会上和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选取。使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参与职位的晋升,也有失去职位的危机感。
②内部人员人才的选拔中,人力资源管理不再仅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更是直线部门经理的事。企业所有的管理者都是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直线部门经理处于一线,比人力管理部门更能了解一线员工的情况,所以直线经理是主角;人事职能管理人员只能是配角,处于二线,只能起后勤、顾问作用。
三、农村信用社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逐步完善,逐步发展,其趋势如下:
1、从业人员专业化
针对人的特殊性质和技能,人事管理工作已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程序、方法和技能系列。人事管理人员不再是普通的行政办事人员,而必须具有人事管理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以及专门职业所需要的心理性格特征,才能胜任这种工作。
2、工作手段标准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手段的先进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将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效率提出要求。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将日趋标准化:首先,必须有高效率、标准化的现代装备,包括计算机、通讯、文印等设施。其次,需要人事档案的存储、索取、传递的电脑化,职务分析和人员选择方法的科学模型化,工作效率考核的定量化,以及人事管理方案设计完成时,要先进行仿真模拟、试行和改进,然后全面推广等实施等。此外,通用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也将被广泛使用。
3、工作过程公开化
神秘的人事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是计划经济和人治社会的产物。在民主与法制日益深入人心的21世纪,大幅度提高人事管理的透明度,使较多的部门主管和相关人员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必然的趋势。如企业的岗位选聘,采取公开竞争、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职工的提拔和奖惩,则采取先以民主方式制定评估标准,再经公开评议,然后提出建议报董事会或,民意机构如职代会通过;此外,如工作的分配,也要将岗位及任职条件公之于众,具体的管理程序及最后的分配方案也要公开化,从而得到员工的监督。这不仅可以避免偏私,而且提高了员工的参与程度。
4、管理的重心由事转向人
管理工作以充分释放员工潜能为目标,在了解员工需求的基础上,采取激励为主的策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关心员工的职业开发,为员工的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就提供咨询、指导和通道。这不仅需要管理者有人本精神,而且需要有与人打交道的知识与技能。
5、部门职能的战略重要性
随着人力资源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日趋增强,人力资源管理已被提到企业战略的高度来考虑,不仅需要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及人力资源战略,以配合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人力资源部在企业的许多问题上都要参与决策,其地位和影响日益重要。
参 考 文 献
《人力资源管理》 湖南大学出版社
石明:
你好!^文档已阅,修改意见如下:
1、你的^文档给你的感觉是比较空洞,你的选题是农村信用社会改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那么你需要将你论述的内容集中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要求,而且必须阐明农村信用社改革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在什么地方。
2、为了将两个部分联结起来,^文档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由此对信用社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什么;二是分析产生这些负面影响的原因是什么;三是提出为避免这些负面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做什么样的调整,这样整个文章的思路才比较清楚。
你交稿较晚,请尽快按要求进行修改。
付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