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经济组织、是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的载体。通过管理使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既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要能创造财富,造福人类。同时企业也要能实现企业的计划目标,使企业得以发展。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在企业管理的创新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企业管理创新的相关的元素、发展趋势和经营环境等因素的需要,提出有关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建议。
一、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当前我国企业管理面
临的新形势的要求
(一)管理对象知识化:企业管理的对象不再是传统的财、物,而重点在人,
有知识的人。由于知识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创造性,因而对于知识的开发和管理
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营管理信息化:企业生产中越来越依靠信息的生产、存储、处理、共
享等,企业决策逐步信息化。
(三)企业的生产方式一体化: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出现计算机辅助设
计与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适时生产和精细生产以
及通过网络协调设计与生产的并行工程等等,它们把信息技术革命和管理进步融
为一体。
(四)企业营销方式简捷化: 由过去的“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顾
客”的行销模式,正在改变为“生产商——分销商——顾客”的模式。
(五)企业的组织结构柔性化:随着经营和销售方式的改变,企业通过社会化
协作和契约关系,使企业的中间管理组织设置变得简单,侧重向两头发展;传统
的监控型管理转向授权型管理,最终转向以潜能开发、人力资本的价值增值为主
体;金字塔式的权力型组织结构转向扁平化组织结构、团队式的管理运作模式。
(六)企业兼并、联合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展开: 效益好市场扩张快的企
业兼并市场扩张慢的企业;大公司之间通过自主谈判,在反垄断规制条件下实现
合并和业务互补,增加竞争优势。
(七)企业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整体价值最大化:传统的物力、财力竞
争转向企业对市场瓜分能力的竞争,不仅追求生产质量的“零缺陷”和服务质量的
“零抱怨”,做到质量、服务一体化;还要通过对顾客服务和信息跟踪,深入了解
顾客的潜在需求,做到超前开发,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合理引导顾客
在更高层次和更新领域的消费。
(八)企业重视“人力资本”开发: 进入知识社会以后,人才成为真正紧缺的资
源,人由“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进而成为“人力资本”,这种人才不仅要从
学校产生,更要从企业中产生。
(九)从依靠规章制度转向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来集聚企业的向心力。短期激
励转向长期和短期激励相结合,物质推动激励转为情感满足激励,员工由被动接
受型转向参与管理型,进而转向自我管理型。
•••
二、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途径
(一)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四项重点1.积极推进中国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各种管理组织、制度和管理行为都不过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现。目前,中国仍有不少企业家还不熟悉甚至还不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要大力在国有企业内部倡导管理观念的转变,通过培训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使管理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
2.积极推进中国企业的管理组织创新。在传统的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十分繁多,而且也不合理,非生产性组织(如党工团和后勤服务部门)占了企业相当多的编制和人员,同时,真正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机构和人员在企业内部地位不高,编制限制也很紧;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就需要精简不必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市场管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机构的力量。
3.要积极推进中国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市场结合。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同时另一方面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变化又要求管理者提高反应速度。要解决这两者间的冲突和矛盾,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动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4.要大力夯实中国企业内部基础管理,健全风险投资体制,为管理技术创新提供前提和保障基础。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搞好了基础管理,理顺了内部基本的生产协作关系,才可能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层次和效率,否则,管理创新只会适得其反,使得企业更为混乱无序。夯实根基,奠定坚实的框架基础,局部扎实,整体牢固,企业内部垂直指挥灵活,反应快捷,横向联络畅通,协调有力,计划预算准确,财务精确。并积极投入硬件设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员工队伍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
(二)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1.培育卓越的中国企业创新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独特风格的一种载体,通常是融于企业的日常管理、运营之中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形成了企业根本性的竞争优势,是一种制敌无形的柔性武器。概括和提炼富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培育与打造创新个性的企业精神,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石。
2.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创新文化应充分注重每个人的积极性发挥。因此,企业文化要关注人的志趣,注重人的文化背景,尊重人的价值,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需要。
3.构建创新的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实现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方式,而是导致行为方式的动因;不是企业中的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反映出的处世哲学;不是企业工作、服务的具体内容,而是对待工作、服务的具体态度。它既根植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又流溢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上。
4.注重培养团队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结论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给企业经营环境带来了根本性变化。如何实现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关系到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科学发展,管理创新势在必行。对目前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基本途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阐述了国有企业在管理创新工作中的思路和基本方法。针对国有企业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重强调了企业管理要按照适应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行有效调整,合理配置生产力要素,实现最佳管理。
[1]田丽媛.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经营与管理,2001,
[2]滕佳东.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J].商业研究,2004,
[3]王晓峰.论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