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民事执行难的成因及解决路径 1 (一)对执行申请人的损害 2 (二)对执行单位的损害 2 (三) “广普性” 对社会的损害 3 (一)民事案件执行立法滞后 3 (二)民事案件执行方面,民众法律意识单薄 3 (三)民事案件执行,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阻碍 3 (四)人民法院自身工作亦存在一些问题 3 (一)解决当事人案件信息来源的问题 3 (二)强制执行须统一 4 (三)法院工作机制的完善 4 (四) 当事人在执行中的证据意识 4 (五)完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扩大民事纠纷案件解决方式 4 民事执行难的成因及解决路径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各社会主体之间的交往频繁,运用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意识增强。近年来,执行案件更呈现出数量多、解决难等特点。执行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人民法院的尊严和法律的严肃性,执行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执行难问题一直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国进程中的“瓶颈”问题,也是理论界、实务界和舆论界的焦点话题之一。是困扰人民法院和胜诉方当事人的“痼疾”。 [关键词] 执行难 民事 纠纷 被执行人 |
| |
上一篇:死刑的价值和发展趋势 | 下一篇: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问题探讨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民事 执行 成因 解决 路径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