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文献综述
(查找^文档相关文献,介绍本论题目前研究现状、研究成果等内容)
一、微型空气站的出现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精神,全面深入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和运行,以“全面布点、全面联网”为宗旨,组合布设微型化、小型化监测设备,结合立体监测、移动监测等手段,形成全区域、高密度的“环境网格化监控网络”。通过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布设相应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既能全面了解区域内整体污染情况,又能针对重点污染源进行专项监控,实现对整个区域从宏观到微观的立体式、全方位监管,为科学治霾、精准治污提供扎实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会促进相关环保部门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由凭经验、靠感觉、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向科学化、实时化、精准化的管理方式转变。目前我国各地区空气质量好坏主要通过空气质量指数(AQI)来判断。大气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主要是将PM2.5、PM10、NO2、SO2、O3、CO六项污染物浓度值换算成相应的指数。而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呢?中国气象报社《空气污染物是如何测量出来的?》以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文提到了各种污染物的测试方法,从文中的测试方法中不难看出,这些方法对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设备高度依赖,同时还面临着取样气体无法代表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无法做到24小时连续取样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微型空气站应运而生。
二、微型空气站介绍
微型空气站采用了高度集成化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两个部分组成:
1.空气采集分析
可同时监测气体参数和可吸入颗粒物、气象参数等,标配监测参数为PM2.5、PM10、NO2、SO2、O3、CO六项。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采用泵吸式激光粉尘传感器测量,根据武汉四方光电《室外激光粉尘传感器助力大气环境网格化精准监测》一文中详细说明了其推出的PM3006型激光粉尘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和测试原理,可通过UART_TTL或者I2C的通讯方式传输测量数据给单面机,本设计基本确定采用STM32系列单面机,初步确定型号采用STM32F103C8TC,及性能几管脚定义参照《STM32F103C8T6 PDF Datasheet》。四项大气主要污染气体NO2、SO2、O3、CO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测量其浓度,霍尼韦尔《Honeywell S 系列气体传感器使用指南》一文中详细记载了各种电化学传感器的测试原理已经相关放大电路,通过STM32单面机自带AD或者外部AD芯片采集输出电压确定相关气体浓度。
2.数据传输:
可通过GSM网络进行在线数据传输,电路板集成网络传输模块,通过云平台进行连续多设备实时监控。在不需要联网监控的地方也可以使用本地RS485连线LED大屏的方式实时显示数据。
B. ^文档提纲格式
引言:微型空气站简介
一、微型空气站的应用场景及主要功能
(一)应用场景
(二)主要功能
二、微型空气站对各种污染物监测方法
(一)PM2.5,PM10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测
1. 监测方法原理(本设计采用激光散射的原理)
2. 传感器选择(本设计选用四方光电生产PM3006型传感器)
3,电路设计
(二)NO2、SO2、O3、CO污染气体的监测
1. 监测方法原理(本设计采用电化学的原理)
2. 传感器选择(本设计选用Honeywell S 系列气体传感器)
3.电路设计
三、微型空气站整体电路设计
(一)整体电路原理图设计,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数据通讯电路、电源供电电路、STM32单面机接口分配及其外围电路。
(二)整体电路PCB设计,根据原理图确定各个器件型号、参数、封装,完成PCB布局布线。
。
C.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