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159555 《会计法》若干问题探讨-会计信息失真 一、 《会计法》实施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体现4 (一)实收资本虚假4 (二)呆账坏账多4 (三)库存材料,账实不符4 (四)对外投资,计盈不计亏5 (五)隐瞒收入,虚增成本,逃避税收5 (六)成本费用任意挂账5 (七)在成本中任意调节利润5 二、会计信息失真危害5 (一)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5 (二)损害各方利益6 (三)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6 (四)削弱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6 (五)导致政府预算出现错误7 三、《会计法》实施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7 (一)内在原因7 1、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7 2、 单位负责人指导思想不端正7 3、会计自身因素的限制8 4、 会计管理机制不规范8 5、 法规执行不严8 (二)外在原因8 1、企业体制存在弊端8 2、 监督不力9 3、法规不健全理论不完善9 4、会计政策适用上的可选择性9 5、《会计法》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矛盾10 四、《会计法》实施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措施10 (一)明确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10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11 (三)建立科学规范会计人员管理体制11 (三)加强法制建设11 (四)完善内部监督11 (五)实行举报追究制12 (七)完善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12 (八)完善社会监督12 (九)改善社会环境,发挥社会舆论导向的作用12 五、 案例分析13 内 容 摘 要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会计法》修正案,并于2000年7月1日开始实施。1985年颁布的《会计法》经历了1993年和1999年的两次修改。新修订的《会计法》在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工作秩序的有序进行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至今新《会计法》已经实施了15年之久。但任何法律法规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加以补充和休整,才能日益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法》实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基础环境有着较大变化,在实施过程中明显显示出一些滞后和不适应性,需要研究并加以解决。2013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13年立法工作计划)(国办发【2013】37号),将《会计法》的修订列为立法“研究项目”之一。本文通过对《会计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这一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意在能对以后新修定《会计法》提出自己拙劣建议。《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定中层次最高的法律法规,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文档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何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所以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式的发展,更好的体现《会计法》为会计基本法的重要作用,特对现有《会计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这一情况,特作此文。 关键词:会计法 会计管理体制 经济发展与会计法适应性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法》若干问题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财务报表分析评价 | 下一篇:企业破产清算会计问题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会计法》 若干 问题 探讨 会计 信息 失真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