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恨歌》、《桃之夭夭》看王安忆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贯穿于新时期以来整个创作过程的作家,她在新时期风起云涌的文坛上,总是保持着一种高蹈的姿态,以女性作家的敏感,坚韧和20年的创作,构成了新时期文坛上不可多得的贯穿性的人物。王安忆对于女性人物的精心揣摩,使得她的作品中渗透着极其顽强的女性意识,她走得女性文学创作道路,读来清清淡淡,解来却绵绵长长,就象她提醒人莫将眼泪视作软弱一样,她笔下的女子们看似平常普通,弱不禁风,却每一个都不是让人随意摆布的角色。本文拟以女性的生命意识来展开论述,并且选择了作家分别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的《长恨歌》、《桃之夭夭》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考察王安忆笔下的女性形象。 一、《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典型的上海弄堂里的旧式女子 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长恨歌》在王安忆的创作中具有里程碑得意义。作者采取了一种纯粹女性的叙事策略,以极大的耐性絮絮叨叨地讲述着一位典型的上海弄堂的旧式女子的生命故事。小说的开头别具一格,并不以人物故事为开端,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写上海的“弄堂”、“流言”、“鸽子”、“闺阁”,这是对上海都市文化生动的梳理介绍,也是为了衬托王琦瑶,她代表着上海女人们的一种典型。王琦瑶本是上海弄堂里长大的女子,因参加了“上海小姐”选美成功而被有权有势的李主任看中,随后住进了“爱丽丝”公寓,他的威武,他的权势,已经紧紧地“攫住了她”,她渴望在李主任的庇护下生活。在她看来,人的条件总是有定数的,不可能面面俱俱到,用老话就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她做人是求实惠的,她权衡过得失的,况且她感到李主任是真对她好,可好景不长,所有的荣华富贵,随着他的给予者的消逝,也都烟消云散了。李主任死了以后,王琦瑶并没有一蹶不振,她平静地接受了生活的不幸。她很清楚,无论李主任曾经给她带来过什么,但以后的日子还得自已过下去,没有谁能拯救她。 在王琦瑶一生中,曾与几个男人有过感情上纠葛,包括与子辈的畸恋。相形之下,她与康明逊之间的爱就平淡的多,两人都是利益中人,都藏着有哀有乐的利益心,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经历了一次之后,王琦瑶以不敢抱多大希望,只想抓住眼前的快乐,但她没想到眼前的快乐其实要以将来作抵押的。两人都想这么过下去,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段感情也就随着孩子的来临而告终了。王琦瑶似乎对这样的结局任命了——其实,她从一开始就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或许她是真正的爱康明逊的,一个女人是不会让自己所爱的男人太为难的,所以,到最终她也没有过多的纠缠康明逊。莎沙则完全成了康明逊和王琦瑶的孩子的替罪羊,被拿来做挡箭牌。程先生纵然有情有意,却始终入不了王琦瑶的心,一生都有缘无份。老克腊是王琦瑶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遭遇,但是年轻的老克腊与中年的王琦瑶就仿佛屏幕内外的人,这些男人一一成了王琦瑶生命中的过客,没有能成为她的终生伴侣。 在那样一个诡谲多变的非常年月里,像王琦瑶这样非同寻常的经历,早已经不止一次地将其置于死地了。而她始终信守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生信条,依靠自己的劳力吃饭。“王琦瑶到护士教习所学了三个月,得了一张注射执照,便在平安里弄口挂了牌子。”“王琦瑶在打针的同时,还从里弄办的羊毛衫加工厂里接一点活。”她有足够应付生活的聪明,这聪明让 从《长恨歌》、《桃之夭夭》看王安忆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从聚美优品案例看成功团购网站必.. | 下一篇:充分发挥CAI优势,强化语文课堂教学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长恨歌》 《桃之夭夭》 王安忆 小说 女性 形象 塑造 | 2013-03-20 09:04:4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