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教育日记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 一 、当前教师反思现状 从孟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到现在提倡的“反思性教学”,无不强调反思的重要性。无可否认,反思对于教师进行良好的教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走近一线教师,我们会发现,尽管他们中大部分都意识到反思对于自我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但在反思意识转化为反思行为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种种困惑。 1、工作忙碌,反思进不了行事例 教师的工作不能不说忙碌。忙碌了一天的教师,还有许多工作以外的事务,相比之下,以牺牲休息的时间为代价去做无需应付检查的反思,那就需要相当强的意识才能达成。就这样,反思,因为忙碌而被挤出了教师的工作范围。 2、封闭式的思考,等于偏见 反思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背景之上的,背景越广阔,思考越是游刃有余。从当前教师队伍看,上岗前的专业培训基本上适应不了教学工作的需求,而就职后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现状也不容乐观。从教师群体看,教师的学习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呈下降的趋势。没有拓展认知途径,靠已有的一点薄弱的知识来支撑自我的反思,这无疑成了反思的一大障碍,反思也就陷入了“固执己见”的困境。正如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有太多这样的人,在他们自认为思考的时候,只不过是在重复自己的偏见。” 3、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没有坚持 “我能发现问题,但我常常无法解决问题。”这是一位教师对我的倾述。在困惑中,渴望有人能指点迷津,或是从书籍理论中找到相应的对策,这些似乎都是并不难实现的途径,但在事实中却很少能实施。对于问题,教师似乎也是喜新厌旧的,以新问题代替旧问题,就算没有解决,旧问题也就过去了。面对后面接踵而至的问题,有太多的理由对之前的问题放弃与遗忘了。 4、如何走出反思的怪圈 反思似乎就是在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看似解决了一个问题,实则冒出更多的问题。虽然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间长了,却发现自己的思维逐渐变得僵化,停留于同一层面在思考问题。犹如走进了一个迷宫,反思似乎成了一种折腾。当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时,反思时常会令人变得犹疑不决。这也是一线教师“当局者迷”的状态吧,渴望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问题,但终究还是逃不出细节的纠缠。 5、反思与孤独相伴 “尽管许多同事在一起工作,但还是常有孤军奋战的感觉。”教学中的孤独感许多教师都存在,这是由于缺少团队氛围。同事之间,有的因为年龄差距,有的由于办公地点不同,有的碍于竞争关系,彼此之间对于教学问题的探讨很少。同事之间聊得最多的是家庭与生活,或是教学中不顺心的事件,至于某方面具体的教学问题则很少探讨。孤军奋战让反思少了 运用教育日记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女性 | 下一篇:幼儿品质教育的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运用 教育 日记 提高 教师 反思 能力 研究 | 2013-02-22 21:29:0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