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的人生 不朽的巨著——浅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是诞生于明代的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魔小说,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该书讲述了唐代高僧玄奘与三个本领高强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披荆斩棘西天取经,饱经坎坷,伏魔除怪,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的故事。《西游记》以生动的人物形象、出奇制胜的故事情节,玄奥深刻的哲理蕴含,树起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是古典神魔小说的集大成者。几千年来,历久不衰,常读常新,成为一大深厚的文化渊源。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网络游戏,都以《西游记》为蓝本,展开了积极创作与再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一度出现了“西游文化热”,这种现象充分显示了《西游记》超凡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价值。 一、作者简介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代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年),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年),出身于小商人家庭,是明代著名小说家。 吴承恩从小聪敏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显示了过人的文学潜质,以至于“为诗文,下笔立成”,因而名誉乡梓,十里八乡交口称赞,引为楷模。吴承恩性格狂放,耿介执着,好搜奇猎怪,喜为文撰著。 嘉靖十年,吴承恩参加府学岁考和科考,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科举生员的资格,旋即去了南京应乡试,但科考不利,名落孙山。此后,他尽管一直专心苦读,但每每科场失意,屡屡挫折,极不顺利,一直熬到了40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60多岁才担任了浙江长兴县丞,后来还曾担任荆王府纪善,均为下级官吏。 吴承恩的一生是命运多舛的,经历了 “少年才子——落榜生员——潦倒书生——老贫小吏——卖诗艺人”的曲折人生历程。小起大落,苦痛相连。如果把他凄苦的人生履历与短暂的少年得志两厢对比,则更显出他的悲苦与不济。鲜花与赞誉绝尘远去,世情冷暖纷至踏来,连连考场失利,岁岁谋生困顿,父母相继辞世,乡亲嗤之以鼻,这些变故对吴承恩产生了沉重而巨大的打击,使其身心倍受折磨,但是吴承恩是执着而顽强的,他从不自暴自弃,他始终坚信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始终认为:“富贵功名自有命,必须得之无乃痴”。考场的失利,是自己命运不济,并非自己没本事。尽管屡遭挫折,吴承恩仍苦读不止,笔耕不辍,一边科考,一边撰著。他以唐僧西天取经故事为基础,揉合民间传说,加以补充创造,集一生之心血,撰写完成了不朽的长篇小说——《西游记》。应该说,《西游记》是吴承恩人生智慧的总结,思想情感的概括,文学天分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写照,是平民百姓爱憎情感的淋漓表达。 《西游记》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强烈的爱憎情感,鲜明的思想主题,深刻的哲理蕴含”显示了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二、《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少年吴承恩勤奋好学,很早就表现出了文学天分。他有极强的求知欲,常读有关仙妖鬼怪的书籍,如:《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梦斩泾河龙》、《百怪录》等等,这些书籍培养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带他进入了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借助想象,吴承恩创造了庄严神圣、 传奇的人生 不朽的巨著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信任 | 下一篇:刍议优秀班风的建设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传奇 人生 不朽 巨著 | 2013-02-20 11:05:2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