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评价研究 ——对小学教师、学生进行教育评价的探讨 [摘要] 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教育评价应更柔性化,在引领中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评价应人性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柔性化 引领促评价 评价促发展 有教育就有教育评价,有教育管理就有教育评价,而且教育评价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管理实践中或者发挥着正面效应或者起着负面效应,从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因此,不能回避评价,必须主动研究评价。 学校教育评价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和具体的标准体系为准绳,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质量状况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判断,确定所考察的对象达到什么水平,是否符合人们对它提出的要求,进而提出改进意见。它既是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指导考核,也是学校本身对实施的各项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控的依据。 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的教育评价应以国家教育方针所确定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目标为依据进行价值判断,以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准则,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评价方案的制定、评价指标的建立以及评价结果的分析都要体现上述价值观。 个性化的教育评价,就是对评价对象的个人、个体现象的个性化特征或学校的特色做出价值判断。这种评价有利于评价对象个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有利于发挥其潜能,提高其积极性,提升其主体意识和主体性。从当前教育评价现实出发,应当突出个性化的评价。古今中外的名学校,都是有特色的学校,如北京四中、清华附户等。只有把学校办出特色,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才符合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实际,也才能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公平。 “评价有法、评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要求对小学的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 一、学校管理中的教育评价 1、学校管理中的评价应更柔性化 通常情况下的学校管理模式,多是以各种具体而细化的规章制度去居高临下地约束教师,并在此框架下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而这样的考核和管理多是停留在^^文档等具体而表面化现象上,只是对过去的工作进行一次小结和评比,以此得出一个教师的好坏与优劣进行奖惩,没有平等对话的关怀。然而,教育是“以人影响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是心灵与心灵一起舞蹈的事业。如果把教师的工作当作工厂里的工业产品生产一样来考评,则与教育行业的性质和规律特有点不相符。首先,这种考评没有考虑到教育对象—学生的特殊性。因为,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不是学生个人能决定的,也不是教师能完全左右的,而是由学生的个人素质、努力程度;教师的教学水平、职业道德;学校的校风、班级组成;家庭的家长文化、家长教育态度与教养方式;社会的社 区文化、邻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考评往往使基础较差班级的任课教师得不到认可,而这些教师往往比任教基础较好班级的教师付出得更多。遭遇不公正评价的教师不仅积极性大受打击,有时甚至会迁怒于学生。被评价高的教师在同事中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因此,学校评价教师,以学生分数高低论英雄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正的。第二,这种考评没有注意到教师工作—教书育人的特殊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除了从事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工作外,还要花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谈 对小学教师、学生进行教育评价的探讨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课程改革的探讨 | 下一篇:对福特公司的SWOT战略方法的分析..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小学教师 学生 进行 教育评价 探讨 | 2013-02-16 13:36:2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