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仁义又虚伪的刘备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内容提要] 《三国志通俗演义》叙写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起,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止,描写了百年左右发生的事件,作品着重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共描写了一千二百四十个人物,作者罗贯中本着“拥刘贬曹”的立场,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蜀、魏、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诸方面的斗争。刘备出身卑微,白手起家,从一个贩履织席的卑微人物,一跃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其性格带有明显的两面性,既有宽仁待民,敬贤爱士、善用人才的正面性,又有虚伪的反面性。本文针对刘备的仁义和虚伪作分析论证,旨在能更深入地了解封建社会,进一步认识和借鉴历史。 刘备,作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极力推崇和褒扬的封建理想君主的化身,作者罗贯中在塑造和刻画时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这也使得刘备成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继曹操、诸葛亮、关羽之后最为出彩的人物形象之一。我认为刘备的性格带有明显的两面性,既有宽仁待民,敬贤爱士、善用人才的正面性,又有虚伪的反面性。正因为他具有这样的性格特点,所以成就了他的事业。
|
| |
上一篇:加强公安法制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 | 下一篇:会计与网络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仁义 虚伪 刘备 | 2013-02-16 10:55:0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