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弊端和会计处理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处理 一、固定资产的核算存在的弊端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购建时一次性列为当期支出,这项规定对于必须应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而同时又要考核经济效益的单位来说,其最大缺点是,由于费用和收入不配比,因此无法科学,正确地考核经营结余。固定资产账面所反响的价值是其购建时的原价值来反响资产的成本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无法体现资产的真实价值。其次,由于不折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很容易被各方“遗忘”,特别是一些不常用的固定资产,等到国家组织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时,由于平常疏于管理,最终会计部门很难寻找到其“踪影”。因此,这非常不利于国家资产实物管理。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购置时一次性列为支出,而在其应用期内不计提折旧,也不做减值测试,固定资产账面只反响原值,在处理和报废时,处理收入和报废时间没有相应会计材料作为严格的根据。这样的处理方法使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动得不到正确反响,有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在工作实践中,因为缺乏必要的会计核算和监督,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处理较为“宽松”,可能使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和低价处理,造成国有资产的丧失。 事业单位的财务目标和管理方法不同于一般企业,其资产的核算与管理须与相应的预算管理体制相配套,因此,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要不要计提折旧的问题,目前尚不能急于定论。但为了正确反响其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状态,同时使有关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能够全面、动态地控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领、应用状态,可在报表附注中对固定资产的现时状态加以披露。即每年年末对各项固定资产做减值测试,存在减值迹象的,会计上不作丧失的确认,但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减值的原因及扣除减值后固定资产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减值断定与企业会计略有不同,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比较断定固定资产是否减值,这里的“账面价值”就是固定资产原值。 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应当遵守公开、公平、公平的原则,不能为求方便或其他原因随便低价处理;同时,按照财政部对事业单位处理国有资产收入“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履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新规定,处理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不应再作“固定资产修购基金”,而是作“应缴财政专户款”。 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弊端和会计处理措施及对策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关于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对策的.. | 下一篇:关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思考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关于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核算 弊端 会计 处理 措施 对策 | 2013-02-16 10:49:16【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