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阅读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我国教育一项重要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湮灭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在当今,如何以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来营造自主、充满创意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反思 由于体制的关系,加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的方式传授书本内容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还很有市场。教师按教参教,学生则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模式、方法去思考;教师问,学生答,然后教师进行小结。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个性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挥。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阅读教学成为师生都觉得沉重的包袱。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缺乏创造力,难以适应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像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绊脚石,极不利于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只有理清教与学的关系,构建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创新教育,语文教学才有出路。 二、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 创新思维有三个特点: 第一,流畅性。也叫敏捷性。指思维活动的过程速度敏捷,对于面临的事态或问题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周密的思考并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第二、变通性。指灵活应变的特性,也叫灵活性。它的特点是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触类旁通,随机应变,能提出超常的构思和非凡的观念。第三、独创性。是指思维的成果具有新颖、独到的特点,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是在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独特地、新颖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任何发明、创造、革新等实践活动都是与思维的独创性联系在一起的。在对传统阅读教学弊端及对创新思维、创新人才及创新教育具备认识的基础上,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创新能力开发的要求,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电化教学技术,立足课堂,力求构建一种以“创新”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型阅读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为“自学质疑——协作探讨——拓展训练”。以下便是在此模式下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质疑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在旧的阅读教学模式中,知识的流动是单向的。一切问题的答案老师全准备好了。阅读教学的改革首先要从观念上打破对现有知识的迷信,培养质疑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培养质疑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学生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就会显得拘谨而不敢开口。在教学小学语文第7册《新型玻璃》一课时,我改变了以往依据教参的提示按部就班宣讲的做法,而是先出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让学生知道有疑问才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鼓励学生敢问,然后揭示课题,提出这一堂课让学生都来当一回小小科学家,一起来研究一下当今先进的一些科学技术——新型玻璃,这样,于课堂伊始,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 其次,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如引导学生抓住课题的关键字眼质疑就是方法之一。题目 构建新型阅读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古典小说人物出场描写方法初探 | 下一篇:构建和谐校园——新时代的新型师..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构建 新型 阅读 教学模式 培养 学生 创新 能力 | 2013-02-16 10:43:5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