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三部曲” 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与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主题词:自主识字 小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就把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视为重中之重。因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21世纪教材一、二册要求认识汉字943个,会写521个,这样的识字量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与旧教材相比识字量明显增大,这么大的识字任务对于一个6、7岁的小孩来说,如果不讲方法,势必增加学生负担,而且学习过程毫无兴趣可言。根据新课标在语文素养方面还提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等要求,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识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激发兴趣,奠定自主识字的基础: 识字是儿童接触规范语文学习的起点,但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比较消极和被动。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低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往往凭兴趣学习,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不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热情会骤然下降,这样就很容易走入“呆读死记”的死胡同里,以至于事倍功半。 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处处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1、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识字教学开始前,我们可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猜谜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联系生活导入、音乐渲染导入、问题导入、激将导入等。 2、课中维持兴趣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兴奋状态,在不觉负担中认识生字,完成识字任务。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三部曲”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 下一篇:民工子弟学校管理决策中遇到的问..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培养 学生 自主 识字 三部曲 | 2013-02-13 13:16:56【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