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摘 要]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最根本的要求,而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会计原始凭证的管理办法及审核程序不合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局限,经济监督力度和执法力度不够,会计人员及领导者的素质不高等多方面。鉴于以上原因,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就必须严格发票监管,改革会计凭证审核程序,推行会计委派制,加大经济监督和执法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则是其技术方面的原因。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从制度方面和技术方面努力。只有“多管齐下”,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症才可能得以根治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监督力度 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的目标是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监督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其本质在于决策有用性,即向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客观、公正和有用的信息,以利于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但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致使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较复杂,从原始凭证的审核、制度原因和技术性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原始凭证的审核 原始凭证失真。三联普通发票只填写报销联。 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成本与费用的界限正确地划分。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分析 1、社会环境。制度是一套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范。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意识形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市场经济需要的合作精神、诚实信用等价值观念越来越淡薄,这样对利己主义和机会主义就失去了道德的约束。. 2、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某些定义和释义具有模糊性,加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稳定性,一经制定,在短期内一般不会随意改变,而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可能超出准则和制度所规定的范围,有些业务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制度的作用,导致会计信息不可比而失真。另外,个别企业利用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采取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提高企业利润,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虚拟资产、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和进行违规会计处理,造成了企业经济交易的失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3、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社会监督主要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但由于社会审计是有偿审计,加之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和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使社会审计工作仅停留于表面,未能深入查核,甚至对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人为地降低了审计质量。在我国由于注册会计师自身业务水平有限,管理体制不合理,加之职业道德的淡化等原因,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很难保持“独立性”,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4、对违法查处力度和执行力度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监督不力,使得会计舞弊被发现的机率很小,即使被发现,也只是罚款了事,很少有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和刑事处分的。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析企业的安全文化 | 下一篇:浅析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浅析 会计 信息 真的 原因 | 2013-02-13 11:14:24【返回顶部】 |